公佈欄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下面是Peter老師分享會的line群組,主要分享內容為學涯規劃、職涯規劃、生涯規劃。歡迎有興趣的夥伴們加入XD。

一起加油!一起共好!

Peter

https://line.me/R/ti/g/NpdlvmOlWJ

 

Peter老師分享會.jpg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I原生世代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前幾天晚上,念高一的兒子問我如何製作簡報?原來他有個作業,需要對染色體遺傳學說的提出者薩頓(Walter Sutton)作簡介,並用PPT呈現。

於是我對他說,我很快地操作一次給你看,之後你自己再進行摸索。

首先,我先用ChatGPT產生文字,並將優化後的文字存到Word檔裡,再利用大綱模式做設定。之後於PowerPoint中,用大綱插入投影片,很快一份沒有美化的PPT就出現了。然後就可以透過PowerPoint內建模板選擇版面設計。

接著我對他說,你就按照這個方式,重新執行一次。

15分鐘後,兒子拿了成果給我看。我看了一下很驚豔,不但PPT的質感相當好,就連人物照片、配圖都與內文相呼應。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命渴望(Sehnsucht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渴望是什麼?愛情、財富、名譽、幸福的家庭、友誼、健康的身體?幾乎每個人都有渴望某些東西的經歷,這些東西似乎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美好、更完整,但短期內又似乎遙不可及,甚至無法實現。

為了研究生涯規劃,我會不定期但還算密集地尋找相關書籍或paper來觀看。

本週看了一篇發表在《人格研究期刊》(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上的文章。這篇文章的主題在探詢「生命渴望」(Sehnsucht)。企圖找出人們一生中追尋的渴望(longings)是什麼?

該論文藉由對1316名年齡分布在1881歲之間的參與者,列出了他們心中最重要的人生渴望,進而將這些編碼為12個生活領域。大多數人生渴望都圍繞著家庭、伴侶關係和個人特質。

該研究調查參與者對自己過去、現在或未來的人、事、事件,並要求參與者思考每個生命階段是否有特別重要的地方、人物、經驗或事件,以及思考在各自的領域中什麼對他們特別重要。進而產生一份個人生活渴望清單。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擁有一位好上司與避免生病同樣重要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在《兔子效應》(The Rabbit Effect)一書的第四章中,談到「擁有一位好上司與避免生病同樣重要。」

1967年,一項聚焦於倫敦白廳地區公務員在健康方面的研究正在進行(稱為白廳I)。這項研究的目的僅是探討心臟和肺部疾病的生理風險因素。然而,引人注目的是該研究的一個偶然發現。

該研究追蹤了17530名男性公務員長達10年,企圖找出影響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包括:高血壓、膽固醇、體重和吸煙。同時,研究人員記錄了這些男性的職位等級。

在研究進行到七年半時,一項意外的發現出現了:能強烈預測心臟疾病死亡的不是膽固醇或血壓,而是職位等級。

在一般的認知中,負責任的高階主管會承受較大的壓力,因此心臟病發作的風險較高。然而,該研究的數據卻顯示截然不同的情況。事實上,低職位的人死於心臟疾病的風險,是最高職位的36倍。隨著職位的提升,心臟病的發生率反而降低。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兔子效應》(The Rabbit Effect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最近看了一本書《兔子效應》(The Rabbit Effect)。作者凱莉・哈丁(Kelli Harding)博士是一名專攻身心醫學的醫生,並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任教。在書中她提到了一個故事。

1978年,羅伯特·尼瑞姆(Robert Nerem)博士及其實驗室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針對高脂肪飲食與心臟健康關係的兔子研究。在數月的實驗中,研究團隊以相同的高脂肪飲食餵養一群兔子,結束後測量了牠們的膽固醇、心率和血壓。結果不出意外,兔子們的膽固醇指數都很高,而且幾乎相同。

作為實驗的最後一步,尼瑞姆博士檢查了兔子的毛細血管。他預期會在所有兔子的動脈中發現相似的脂肪沉積,但觀察結果令他震驚。脂肪沉積在不同兔子之間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其中一組兔子的脂肪比另一組少了60%。這一現象毫無合理的解釋。

對此結果感到困惑的尼瑞姆博士及其團隊開始尋找線索。他們檢查了研究設計,但並未發現異常。然而,尼瑞姆博士知道必須繼續追尋實驗中被忽視的因素。於是,他將探索範圍從研究設計擴大到研究人員。

研究團隊發現,脂肪含量較低的兔子,都是由一位名為瑪麗娜的博士後研究生所照顧的。他們注意到瑪麗娜對待動物的方式不同,不僅是分發食物,還和與兔子說話、擁抱、愛撫,賦予牠們愛的感覺。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生活多點變化有助於增加幸福感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許多進入職場後的夥伴們會發現,每天兩點一線,早上從家裡到公司;晚上從公司回家裡。日復一日,很快一年又過去了。

如果工作內容又屬於例行性,而且已經很熟悉,這時,很容易會產生職業倦怠。這樣的狀態縱使薪資不高,但目前也還算穩定。同時,主客觀條件也不允許自己離職,於是就過一天算一天……

每年總是會有一到幾位學生或夥伴,與我分享上述的情境,而我總是會鼓勵他們「讓生活多點變化」。

無論是回學校念書(學分班、學位班都好)、學習一項新技能、讀一些自己完全沒想過要讀的書(尤其是經典XD)、為自己或與另一半規劃一趟屬於自己或兩人的旅行……

而且,「讓生活多點變化」這件事,建議透過「專案」的方式來執行。例如:花兩年拿個在職碩士學位、花一年學會泡咖啡、花一年讀完24本書並畫出心智圖、在今年走完一條西班牙朝聖之路……等。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成為自雇者?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一位學生問到,如何成為自雇者?

我對她說,自雇者有兩大類:專業人士與小老闆。我建議她,先從成為專業人士開始,然後再思考是否成為小老闆。主要原因在於,這兩種自雇者看似差異性很大,但背後有其延續性,而且進可攻、退可守。

大家仔細思考後可發現,許多小老闆,本身就是專業人士。

無論是大家常聽到的醫師(診所老闆)、律師(合夥人)、室內設計師(公司老闆),或是廚師(自己開餐廳)、水電師傅(自己靠社群接案)、保險顧問(自組團隊)等。還有許多顧問講師,本身就是一人公司老闆。

這些人有其專業,可以選擇受雇於人(去大醫院、星級飯店),也可以選擇自行開業(診所、餐廳)。總之,進可攻、退可守。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好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農曆春節期間看了不少書,其中一本《美好生活》(The Good Life)算是溫故而知新。這本書講述哈佛大學跨越85年的幸福研究。作者羅伯特·瓦爾丁格(Robert Waldinger)教授是該研究的第四任主任,另一位作者馬克·舒爾茨(Marc Schulz)教授則是副主任。

書中提及,兩千多年前,亞里斯多德提出了一個至今在心理學中仍廣泛應用的術語:「完善幸福」(Eudaimonia)。這種狀態指的是一種極度幸福的心境,能使個人感受到生命的深層意義和目標。與此相對,完善幸福感與短暫的「享樂快感」(Hedonia)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強調各種瞬間的快樂體驗。

兩位作者提到,如果「享樂快感」是指「玩得開心」,那麼「完善幸福」就是我們所說的「生活美好」。而這種美好,包括快樂或痛苦,但能讓你感受到生命的價值。這是一種能夠經得起波折起伏的幸福感。

此外,該書明確指出,美好生活並非遙不可及。它不需在遙遠的未來擁有一個夢幻般的事業成就,也不會在你獲得大筆財富之後才生效。美好生活就在你眼前,有時只有一臂之遙,關鍵就在「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舉例來說,書中提到在訪談時,一位80歲的伊蒂絲提到:「不要為琐碎愚蠢的事情煩心,因為用更廣的視角來看,它們並不那麼重要。少擔心那些事,多花時間陪陪孩子、丈夫與母父。」另一位83歲的尼爾也提到:「真希望我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妻子。可惜的是,當我才剛剛開始減少工作量時,她卻突然離世了。」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提升專注力-輕鬆訓練比刻苦訓練更有效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我正協助學生製作「如何提升專注力」的數位課程。為了逐步完善課程,這兩週我補充了許多醫學相關領域的paper,其中有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唐一源(Yi Yuan Tang)教授所寫的文章中提到,想提升專注力,接觸大自然與心流體驗的輕鬆訓練,比刻苦訓練更有效。

該篇文章開宗明義地指出,相對於刻苦訓練,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諸如自然接觸、心流體驗和輕鬆練習等輕鬆的訓練方法,對提升注意力和自我控制具有良好的效果。

刻苦訓練是一種訓練計劃,通常透過電腦輔助,執行有助於增強注意力或工作記憶的重複任務,以達到理想的結果。過程中依賴大腦額葉頂葉區域的認知控制,以在訓練過程中維持高度的精神力。

相對而言,輕鬆訓練亦是一種培訓計劃。其目標是以最少的腦力勞動來實現,過程著重輕鬆的實踐或體驗,例如自然接觸和心流體驗。此程序通常在自主控制的情況下進行。

在輕鬆的正念和冥想訓練方面,已經發現新手冥想者中,注意力、監控和解決衝突的能力,一直都有顯著提升。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老闆意見不同時,你會怎麼做?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一位夥伴分享了面試的經驗。他問面試者:「在執行任務時,如果你與老闆有不同的意見,你會怎麼做?」

該夥伴的回饋很有趣。他說答案可以歸納成三類。

第一種是堅持己見,企圖說服老闆。

第二種是企圖理解老闆,但也希望老闆能理解自己,希望在過程中取得共識。

第三種則是認為老闆見多識廣,所以會聽老闆的。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人創業企業家(soloprenuer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羅振宇在年終演講中提到了一個故事。一家顧問公司的老闆兼講師李睿,年初的時候對羅振宇說要招募員工。但最近他卻說自己一個人就夠,只因為他用上了AI

羅振宇提到:「李睿現在用AI分析客戶資料,拿到就丟給AI,直接看結論。整理會議紀要,在和客戶結束會議之後十幾分鐘,便將紀要提交給客戶。做公眾號,也不用編輯了。直接把寫好的文章丟給AIAI直接產生插圖、導讀、金句和標題。做產品設計,也不用設計師了。要什麼圖,只要說得清楚,AI直接生成。」「這個人活成了這個時代該有的樣子。」

羅振宇問大家,要變成像李睿這樣的人,該如何用好AI

他以一位AI領域的投資人—綠洲資本的張津劍為例。張津劍說:「你別把AI看成是工具。看成工具,你會要求它馬上能幫你工作,馬上產生效率。」

「你得把AI看成是人,而且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學過所有專業,成績還名列前茅的學霸。他們不用休息,人數無限,24小時待命。他們知識程度非常好,但就是沒經歷過社會歷練,需要你指揮,才能工作。像算盤珠子,撥一下才動一下。而且,還會犯錯,你得有點耐心去教,給他們成長的時間。」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華廁所天團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在聽羅振宇跨年演講時,聽到「清華廁所天團」這個名稱,於是便上網查了關於這個研究團隊的相關資訊,也找了清華大學武洲教授的線上演講來看。

https://www.yixi.tv/h5/speech/1154/

武洲教授10幾年前在選擇研究方向時,聽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說了一句話:「看一個國家的治理水平、企業的管理水平,看他的廁所就知道了。」

於是武洲教授就帶著他的團隊,一頭栽進「廁所」這個研究領域裡,並為此發展出多學科、跨專業的廁所系統圖。希望藉此能為世界打造出經濟實惠的廁所。

羅振宇在演講中舉例,許多廁所的擦手紙、烘乾機安裝在洗手台邊的牆上。而人們洗完手後會習慣甩手。如果有100個人甩手,結果滿地是水,水和細菌混合會產生異味。而為了減少異味,又必須花大錢加裝排風機。其實,只要將烘手機改到洗手台的中間,再改變地面設計,這個問題就得以解決。這背後是人體工學的智慧。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創業三字訣:抄、超、吵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前幾天晚上邀請幾位新創公司負責人,與一位博士學長用餐。這位學長是我的同門師兄,也是20幾年前,我在博班時參與創業的老闆(當時成立的公司是一家資本額6000萬的Solution VARvalue-added reseller))。

該學長在念博班時創了一項紀錄,45天從無到有,以小米個案為基礎,撰寫了一篇質化paper,並投上科技部管理一學門的推薦期刊。該篇paper後來還被HBR Store所收錄。https://store.hbr.org/product/fan-centric-social-media-the-xiaomi-phenomenon-in-china/BH607

過程中,學長以小米為例,與我們分享「創業三字訣:抄、超、吵」。

第一個字:抄

即抄襲。找出「標竿」,然後直接抄襲標竿的產品或商業模式。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建立個人原則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最近有位學生,他有位正在從事資訊領域創業的朋友需要募集資金,於是便問我是否有機會認識一下。我對該學生說,我在投資或成立公司上有幾項原則,其中一項就是只投資自己所認識的人。

此外,我與這些人相識至少要1~2年以上,因為投資要成功,最關鍵的就是「人」。雖然無法真正做到日久見人心,但透過1~2年的觀察,能大幅降低投資背後的風險。

後來的幾天裡,「原則」這個詞出現在我腦海中幾次。於是我便將這兩年看的書《原則》、《原則(實踐版)》、《納瓦爾寶典》,又重新重點翻閱了一遍。

全球最大避險基金公司「橋水基金」創辦人雷·達利歐(Ray Dalio),大約在40年多年前,偶然發現了一種富有成效的流程,那就是對所遇到的現實情況進行思考,並寫下妥善處理這些問題背後的原則。

他將這種做法用在投資、構建公司文化,以及生活上。這個過程讓他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在追求什麼,以及他應該在何種情況下使用哪些原則,以做出正確的決策。這些原則讓達利歐及其公司變得更加成功。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財務目標淨資產2,000萬、2億與20億?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一位學生問我,她想財務自由,該如何做?(假設需要白手起家)

我對她說:「先設定財務目標,然後發展方案,再切確執行。」

我與她分享:「先以大略的三分法,將財務目標設定為淨資產2,000萬、2億與20億。這三種目標的達成方法截然不同,所以,妳想達成的財務目標是什麼?」

財務目標淨資產2,000萬的人,想提早財務自由,通常會採取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財務獨立、提早退休)運動模式。透過拼命賺錢(高薪、斜槓)、存錢(非常高的儲蓄率)、穩健投資,想辦法在40歲左右存到2000萬。然後再透過投資理財,讓自己擁有穩定的被動收入,能負擔日常生活所需,這樣就進入財務自由的境界。

至於財務目標為淨資產2億的人,會發現這輩子當員工,達成目標的機會渺茫(除非是在世界級企業擔任高薪主管),這時,他會認真考慮成為自雇者(專業人士或小老闆)。不過,成為專業人士通常與科系相關(例如醫師等)。所以,如果是非專業人士,要淨資產2億,成為小老闆達成目標的機會較高。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納瓦爾生命公式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為了有能力分享生涯規劃,過去兩年,我投注了許多的時間,學習與思考生命與生活的議題。也與夥伴們分享了一些關於如何「活好來」的文章,具體作法除了讓自己身邊充滿著「好的人」、做「好的事」、用「好的物」外。今天想與各位夥伴分享「納瓦爾生命公式」。

「納瓦爾生命公式」是由白手起家的矽谷投資人納瓦爾・拉維康特(Naval Ravikant)所提出,內容如下:

幸福=健康+財富+良好的人際關係


健康=鍛煉+飲食+睡眠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刺蝟原則在職涯規劃上的應用:將世界頂尖改成利基中頂尖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同學們在簡報時分享了「刺蝟原則」(The Hedgehog Concept)。

刺蝟原則是美國管理思想家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在《從AA+》中所提出的一個概念。此概念又源自於哲學家賽亞·柏林(Isaiah Berlin)在其文章《刺猬和狐狸》(The Hedgehog and the Fox)所言:「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猬知道一件大事」(The fox knows many things, but the hedgehog knows one big thing.

柯林斯用「刺猬」比喻那些追求卓越公司的領導者,因為他們專注在正確的三個問題上。這三個問題分別是:

1.對什麼事充滿熱情?(What are you deeply passionate about?)

2.經濟引擎如何驅動?(What you can be the best in the world at?)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職涯定位: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前幾天收到一位好久不見的學生的來信。他頂大研究所畢業,在職場上打拼了10幾年,自嘲自己高不成低不就。想起我曾經說過的職涯定位,才發現原來自己這些年都在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引用小米創辦人雷軍的話)。

類似這樣問題的信件與訊息,過去十幾年來我收到過幾十封。這些學生共通的特點,都是頂大碩、博士畢業,而且初入職場時,都對自己很有信心。只是經過了十幾年職場的磨練,志氣稍減,但通常已無往日的自信。畢竟影響職場成功的因素,遠比影響頂大畢業的因素,複雜太多。

綜觀這些學生,幾乎沒有一位是二代,無論家境小康或清貧,都需要白手起家。經過幾年或十幾年大企業資歷的累積,有些夥伴遇到升遷的瓶頸;有些夥伴面臨轉職的壓力;還有一位夥伴少年得志,30幾歲就擔任到外商公司台灣區的總字輩,結果不到兩年被迫離職,只好被迫創業。

整體來說,其實這些學生們過的還算不錯,畢竟在外人眼裡,公司、職稱都很好。只是,相對於他們對自己的期望,似乎成就不應該只是如此。結果就產生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感慨。

面對同學們的來信,我通常都會給這些學生們鼓勵,畢竟他們真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太多。而且,會感覺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因,無非是被世俗的職稱所迷惑。這時,面對現在的感慨,反而是個契機。因為可以藉此重新反思自己在職場上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如何活好來?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上週日讀書會開始前,我借講師A君簡報遙控器。A君看到這支遙控器很漂亮,於是便說想買一支。我對他說,用這支遙控器讓我心情愉悅XD,也藉此鼓勵他之後多使用好東西。(東西寧可買好一點的,用久一點。)

後來幾天,與A君對話的畫面,出現在我腦海裡幾次,並強化了我想「活好來」的行為。

我曾經與學生們分享過一本書,金惟純先生的《人生只有一件事》(這本書在帆書app上有近3800萬的播放量)。

我也對學生們說過,自己想要活得「身心靈富足」,所以我會同時追求精神與物質的滿足。精神層面的富足來自於利他與學習,來自於自己創造的價值與個人成長;物質層面的富足來自於食衣住行育樂等,各種民生面向的滿足。

換個角度來說,「活好來」就是讓自己每天接觸好的人事物。與好的人相處;做好的事;用好的物。(重要性排序上,我認為人最重要,其次是事,最後是物)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蘭迪鮑許(Randy Pausch)談時間管理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長期研究「時間管理」,有部演講非常值得大家一看(本週我又重新看了一次),那就是在200711月於維吉尼亞大學所舉辦的「蘭迪鮑許(Randy_Pausch)談時間管理」。

全世界有許多人曾經就「時間管理」這個講題進行演說,但很少人能像鮑許一樣這麼有資格。他有資格的原因,不在於他的資歷(他是卡內基美隆大學電腦科學教授),而在於他有限的生命。

鮑許在演講時提到,20069月,他被診斷出患有胰腺癌,並且積極進行手術和化療。到了2007815日,醫生告訴他,他還有36個月健康的生命(鮑許說他喜歡醫生這種正面的說法)。而在他演講的當下,時間已經過了3個月又12天。(後來鮑許於2008725日過世,享年47歲)。

他在影片一開始就提到,因為人生苦短,所以我們應該要做有樂趣的事,但許多人確一直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尤其是面對工作)。

鮑許問這些人:「你可以不要做這些工作啊!」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追求更高層級的快樂,而非躺平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刷到一則恆洋的短視頻。一位快40歲的中年婦女在線上直播時問他,自己非常努力後,可惜沒有結果。

到底自己現在應該繼續努力地追求自己的目標?還是要對自己好一點,直接躺平,開開心心地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

在此簡單介紹一下恆洋。恆洋在年輕時學經歷都不佳,甚至常常流連於網咖。直到某天,他覺得自己不能再繼續這樣混下去了,於是斷掉原有的圈子,開始認真學習。

之後,恆洋到行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的科特勒諮詢集團應徵當助理,第一次被刷掉,到了第二年才進去,後來擔任中國區經理。之後恆洋創辦了幾家公司,現在是個人品牌管理專家,主要分享職場上的人情世故。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到底該不該躺平?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組織、群體、個人三構面,看AI對企業的影響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最近與一位學生計畫共同撰寫100篇的AI paper文章,並預計發展出一個企業導入AI的架構。這讓我想起20幾年前,在寫博士論文時所發展出的企業M化架構圖。

當時這個圖形說明了企業成功導入M化的目的(內部、外部)、企業導入M

的四個步驟(選擇系統廠商、定義M化需求、進行內部溝通與教育訓練、建立控制機制)、考量因素(總公司、事業單位、現場人員)、困境與挑戰(企業面、使用者面、系統面)、關鍵成功因素等。

依此架構做延伸,我們可以發展出企業導入AI的架構圖,內容包括:企業導入AI的動機、目的、程序、挑戰、關鍵成功因素等。(每個部分還需要補足相關paper

其中,每項內容還可以透過構面方式(如內部、外部;組織、群體、個人;策略、作業;系統規劃、執行、控制……等)來加以闡述。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感謝那些EMBA學長姐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當我在學校念碩博班時,因緣際會,台灣開始有了EMBA。而我也在那段時光裡,一下子接觸到許多社會賢達(20幾年前的EMBA,世俗條件比現在高多了)。我不只常常與EMBA學長姐們在學校餐廳用餐,與他們到矽谷、大陸參訪、甚至還有幸成為幾位EMBA學長的論文助理,能每週與他們開會,聽他們分享經驗。

這對當時20幾歲的我來說,是一項非常寶貴的經歷。

首先,在與這些EMBA學長姐接觸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都是「普通人」(雖然他們的資歷顯赫)。這樣的心態讓我在與位居高位的人打交道時不會拘謹。

其次,這些EMBA學長姐教會我許多待人處事的觀念與方法。這些分享讓我快速學會如何服務他人。

其三,一些EMBA學長,還會私下與我分享自己在職場上,面臨決策兩難時,內心的想法與做法(有兩位EMBA學長還在分享時流淚)。雖然當時的我無法真正體會,但這些真情流露的畫面,實在太讓我印象深刻,分享的內容自然讓我謹記在心。這對我後來在做決策時,以及對學生們的指導時,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鼓勵大家做自己的主人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一位學生問我為何鼓勵學生創業?

我對他說,我並不鼓勵「大家」創業,我鼓勵「適合創業的人」創業。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創業家精神」,都願意「主動承擔風險」,如果貿然創業,失敗的機率很大。

至於那些人適合創業,除了擁有創業家精神,願意主動承擔風險外,我之前簡單歸納出創業家的四種特質:目標清晰、執行力強、極其努力、拼命學習。我鼓勵擁有這些條件的夥伴們進行創業。

至於,為何鼓勵創業?那是因為我希望大家能「做自己的主人」。而要成為自己的主人,創業是一種非常具體的做法。

(另一種方法就是修煉到「靈肉分離」的境界,縱使身在牢籠,心也是自由的,就像曼德拉一樣。不過這種方法比創業難太多了。請參考下面的文章)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台灣薪資不高,淨資產卻創新高?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一位學生問我,她上網看了主計處薪情平台的資料,發現台灣人的薪水不高。但為何又常聽到台灣人很有錢?這不是很矛盾嗎?

根據主計處薪情平台的資料,全體受雇員工總薪資中位數為50.6萬,年薪百萬已經是前15%;年薪122萬已經是前10%。同時根據2023/03/28經濟日報的報導,39歲以下的上班族,平均存款12.4萬。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7060999

最近,又看到2023/09/29經濟日報的報導:「安聯集團昨(28)日發布《「2023年安聯全球財富報告》,台灣在全球最富有國家排名中名列第五,2022年底每位台灣人平均擁有的淨資產是14.16萬歐元(約新台幣479萬元),創下歷史新高,在亞洲僅次於新加坡。」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3/7472656

以上資訊,呼應同學所問的「為何台灣薪資不高,淨資產卻創新高?」

我對學生說答案有許多面向,以下簡單分享我認為最重要的兩項。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學什麼?-自學能力與理解世界遊戲規則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在上管理學時,談到除了專業以外,我建議大家在大學時期要能培養出自學的能力與態度,同時理解這世界的遊戲規則。這樣就有能力因應未來環境多變的挑戰。

其中,「自學的能力與態度」很好理解(但不容易建立,有機會再談);「世界的遊戲規則」就不容易釐清。在此簡單與大家分享。

簡單來說,「世界的遊戲規則」就是指導人事物運作背後的原理原則,包括:法律、道德倫理、方法、規範、法則……等。例如,商業運作的底層邏輯、社會的潛規則、財富分配的八二法則、或是獲取幸福的方法,甚或是「選擇大於努力」……等。

理解了「世界的遊戲規則」,能讓我們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地達成目標。反之,如果我們不理解「世界的遊戲規則」,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可能會事倍功半、甚至南轅北轍,離目標越來越遠。

至於該如何學習理解這世界的遊戲規則,我先推薦大家兩本書,劉潤的《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以及萬維鋼的《佛畏系統:洞察事物背後的規則,在不確定時代做出對的選擇》。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19211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9305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觀人術透過微弱訊號預測個人未來發展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因為我的身分是老師、經理人與投資者的關係,接觸過許多學生與在職夥伴,再加上經過20幾年的學習、觀察、與驗證,慢慢地發展出自己的一套「觀人術」。基本上有很大的把握,可以預測該夥伴未來的發展。

舉例來說,這是一個必須「靠自己」,同時也必須「靠他人」的社會。

「靠自己」是指在心態與行為上,會對自己負責,不會抱怨環境與他人,也不會將自己的成功寄託在他人身上。

「靠他人」指的是絕對不要單打獨鬥,一位貴人,會讓自己少奮鬥幾年、幾十年、甚至是幾輩子(極端一點的例子,看看貝佐斯領養的湖南養女就知道)。所以成功需要有他人相助。

延續這種觀點,我是如何判斷學生,這輩子他會有許多貴人相助的。答案就在一些「微弱訊號」裡。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人如何面對AI的挑戰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在管理學的課程裡,有一堂課在談外部環境對企業與個人的影響。其中,外部環境包括:總體環境與任務環境。總體環境又可從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構面進行分析。而每當談到科技,便一定會談到AI

至於個人如何面對AI的挑戰?因應方式為何?可以從雇員、自雇者、企業家、投資者來分析。

對於員工來說,想辦法讓自己成為AI行銷特種兵,擁有多種AI工具的使用能力。讓AI工具為自己加值,大幅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與效果。

對於自雇者中的專家而言,除了擁有使用AI的能力,還必須成為該專業領域的頭部(亦即該專業領域中的佼佼者),或是成為跨領域的人才(例如擁有醫學與法律兩種專業等),以進入該領域的細分市場(例如專門處裡醫療官司)。

而自雇者中的小老闆,必須善用AI所帶來的降本增效的機會,並讓自己成為AI行銷特種兵,也讓團隊擁有使用AI工具的能力。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I行銷特種兵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AI工具的出現,讓許多人有機會成為「AI行銷特種兵」。

AI行銷特種兵」的戰力能抵得上一個排,甚至是一個連隊。

請想像一個畫面。

假設有一家公司,擁有穩定的咖啡貨源,想自創咖啡品牌。接著該公司負責人便開始請公司的行銷團隊,進行品牌發想、logo設計、包裝打樣、整體CIS的規劃等,並且做好上架各式通路的準備,完成行銷推廣,包括撰寫各種文案、發展各種DMEDM、經營自媒體、進行網路行銷SEO、關鍵字與多媒體廣告、撰寫新聞稿、執行社群媒體行銷、電子郵件行銷、管理口碑等等,最終做好售後服務與顧客關係管理。

在過去,這個團隊需要擁有各種行銷人才,並且人數至少高達10餘人。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個人出生的時間,就注定了他的未來?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與一位年近70歲的前輩聊天,聊到他們這一代是經歷過「台灣錢淹腳目」的時代。並提到一個人出生的時間,就注定了他的未來。

我與該前輩分享兩個故事,並用長期宏觀(50年)與短期微觀(1年),來說明出生的「時間」如何影響未來。

先談長期宏觀(50年)。已故的大陸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有一句名言叫「人生發財靠康波」。

「康波」指的俄羅斯經濟學家康德拉季耶夫,所提出的週期性波動理論(Kondratiev Cycle)。康波認為每個景氣循環是由科技所驅動,例如:從蒸氣引擎、鐵路鋼鐵、電氣化工、汽車能源、到資訊科技等,每個循環會經歷繁榮(Properity)、衰退(Recession)、蕭條(Depression)、復甦(Improvement4 個階段,每個循環大約50年左右。

這種規律指出,一個人出生在哪一個循環階段,就決定了他這輩子的財富。而適逢「台灣錢淹腳目」時代的前輩就是如此。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道未來想做什麼?那就想辦法「活好」來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每年都會有學生或是在職生問我,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例如,不知道自己想進入何種產業?想從事何種工作?

事實上,不只是還在學或剛畢業幾年的學生會問這個問題,一些功成名就的夥伴,在中年後一樣會遇到類似的問題。甚至一些準備退休或是已經退休的夥伴、前輩,也會思索這個問題(因為想開創自己的第二人生)。

關於這個問題,我歸納後發現,年輕夥伴的「想做什麼」偏向職涯,畢竟要先養活自己、養活家人。而年長夥伴的「想做什麼」偏向生涯,畢竟有了一定的財務基礎,不想人生只是這樣過。

同時,根據我自己多年的探索,「想做什麼」不一定要分職涯或是生涯,畢竟職涯是生涯的一部分。而且,如果我們能夠從生涯的層次進行切入(生涯層次比職涯層次高一維),這樣在執行「想做什麼」的時候,才不會發生縱使做到了自己(以為的)想做之事後,反而產生失落。

至於從生涯層次來思考「想做什麼」,我認為金惟純先生的答案最直指核心,那就是想辦法「活好」來。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納瓦爾談幸福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前幾天在旅程中重新看了一遍《納瓦爾寶典》(The Almanack of Naval Ravikant)的後半部。本書共分兩部,前半部談財富,後半部談幸福。

我接觸過一些閱讀過這本書的人,多數回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都在前半部(談財富)。但我自己讀到第三遍,卻發現後半部(談幸福)的內容值得我一再思考。

原因在於,談財富的內容比較偏向「知識」,例如不靠運氣獲取財富的關鍵在於善用槓桿(勞動力槓桿、資本槓桿、網絡效應槓桿)。但談幸福的部分則比較偏向「智慧」,而且觀點因人而異(無論是幸福的定義因人而異,或是取得幸福的方式因人而異……)。

第三次看到這本書,我對於納瓦爾下面的一段話產生了共鳴(前兩次沒有那麼深刻,這次卻非常深刻)。

10年前,如果你問我是否幸福,我會避而不談,因為我不想討論關於幸福的話題。如果要給幸福感打分,滿分10分,我當時的幸福感應該是2分或3分。狀態最好的時候,也許能達到4分。而現在,我的幸福感是9分。」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在學涯裡表現很好的人,在職涯上未必會持續表現良好?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為何在學涯裡表現很好的人,在職涯上未必會持續表現良好?

為何在職涯上表現良好的人,有些在家庭關係上一蹋糊塗,甚至還有牢獄之災?

根據我研究學涯規劃、職涯規劃與生涯規劃20多年的經驗,過程中閱讀大量相關的書籍與文獻、訪談及觀察大量的人,發現要學好學涯規劃最簡單,大約5年就能夠有小成;學好職涯規劃次之,大約20年能有小成;而學好生涯規劃最難,我估計自己約莫需要40~50年,才會有小成。

會有這麼大的差異,用學術一點的術語來說,影響學涯規劃的變數最少,主要就是影響課業的因素。而影響職涯規劃的變數約莫是學涯的10倍(這只是個比喻),內容包括:國際、國家(政治、經濟、社會、科技等)、產業、企業、個人條件、以及周遭各式各樣的人……等。

至於生涯規劃,背後的變數就更多了,姑且用職涯規劃的10倍做比喻,影響變數不但包括:學涯規劃、職涯規劃的所有變數,還包括:家族、另一半家族、朋友、另一半的朋友(背後各式各樣的人)、另一半的事業及事業上預到的各式各樣的人、以及影響個人興趣、成長與追求的種種因素……等(甚至還有導致意外發生的陌生人)。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華頓商學院時間管理課》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我研究與實踐時間管理20餘年,曾指導學生蒐集從1962年起至2022年前,共60年間,發表的67項時間管理實證研究,並撰寫文獻回顧式論文。所以看到與時間管理相關的書籍,總是會想拿起來翻翻(或是用電子書形式翻閱)。

今天想與大家分享週末時看的一本簡體書《華頓商學院時間管理課》。這本書籍不是華頓商學院出版的,而是一位大陸管理諮詢顧問所撰寫的。這位管理諮詢顧問也不是畢業於(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而是閱讀了許多與華頓商學院有關的人(例如,賓州大學的創辦人富蘭克林、華頓商學院的教授、職員、校友們)所寫的文章,並加以歸納與整理,最後冠以華頓商學院的標題(這招還蠻厲害的XD)。

這本書一開始就談到「時間價值」的重要性,而這個觀念也與《納瓦爾寶典》一書中所提到的概念如出一轍。兩本書都強調要透過「時薪」的方式來衡量時間價值。

納瓦爾在書中提到,他在年輕時就不斷地告訴自己,自己的時薪是5000美元(15萬新台幣),並要求自己用這個數字來做關於時間上的決策。當時他的時薪實際上是1000美元(3萬新台幣)左右,但如果不這樣思考與決策,他不會擁有現在的身價。

透過「時薪」來衡量「時間價值」很世俗,但卻符合大多數人的狀態。當我們開始打工、上班時,無論是拿時薪、月薪或年薪。最終都可以計算出自己的「時薪」。如果能讓我們的「時薪」加倍、甚至是加十倍、百倍,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願意。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透過尋找職涯定位擴大格局

接觸過許多優秀的人,發現他們的魅力都不是來自於聰明才智,而是格局氣度。偏偏「格局」這兩個字的概念我們大概都懂,但要培養,似乎又有點不知如何切入。

對於想要擴大格局的夥伴來說,透過尋找職涯定位,其實是個不錯的方式。

這裡的格局,可以從「時間跨距」與「空間跨距」來剖析。時間指的是從未來思考現在;空間指的是想影響的人是自己、城市、國家、還是全人類。

具體方法如下:在時間上,你是否曾經從「未來」思考過「現在」?在空間上,你是否曾思考過要對誰產生價值?

舉例來說:一位學生可能想在30歲時,成為跨國企業亞太總部的中高階主管,並且能常常在亞太地區飛來飛去。為了達到30歲的目標,所以他28歲必須進入一家跨國企業總部;26歲必須申請上世界名校MBA……。透過對「未來」30歲目標的設定,發展「現在」的執行方案。而他產生價值的對象,主要是自己。

進一步將以上的概念做延伸,我們的眼光可以放大到自己「未來」的一生,然後從一生的角度,思考自己各階段的發展。例如,我的定位是理論與實務兼具的老師,並且將人生分成三個成長階段。而我產生價值的對象,主要是學生。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布利登之驢(Buridan-s ass)—職涯規劃的應用

十四世紀法國哲學家布利登(Jean Buridan)曾經提出一個故事。

有一頭毛驢,主人每天給牠一堆乾草,牠吃的很開心,感覺自己很幸福。某天,鄰居送來了另一堆乾草,看起來也很不錯。結果這隻驢子站在兩堆乾草中間,不知道該吃哪一堆草,結果竟然活活餓死。

許多優秀的學生,在職場上都會面臨「布利登之驢」的問題。由於能力太好,選擇太多,最後反而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一位台大大學部即將畢業的學生問我,她申請上國外名校的碩士;同時也拿到世界級外商台灣分公司的Offer;還有一家看起來很有前景的新創公司也希望她能夠去上班……。她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其實,擁有選擇的自由是好事,但也要想辦法避開「選擇太多」所帶來的迷惘。

過去20幾年,我發現許多條件很好、很有能力,但不知道自己未來想做什麼的同學們變多了。這些同學有些共同的特徵,那就是長的像「別人家的孩子」(非常優秀)。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年中產最辛苦

在大一管理學的課堂上,我會與學生們分享M型社會的發展趨勢。簡單來說,M型社會代表中產階級消失,並呈現貧者越貧、富者越富的情況。會造成M型社會的原因,主要來自於「科技化」與「資本化」(背後還有「全球化」)。

「科技化」是指中產階級的工作因為Internet的出現,被其他國家的人所取代(全球化),現在又因為AIGC的出現,將被AIGC所取代。

「科技化」造成中產階級工作供需的失衡,所以中產階級只好「降價求售」,薪資無法提升(許多人以為薪資不漲是因為慣老闆,卻忽略了自己的可替代性)。

上一波的科技化,是其他國家的人取代自己,但這種取代畢竟是人取代人,在取代的過程中還牽涉到地域性、適應性等問題,取代的速度與範疇未必很快、很廣。而這一波的科技化,則是AI取代人,取代的速度與範疇將既快且廣。

科技化談的是工作的消失,資本化談的則是財富的累積。而資本化又受到全球化的影響(無論是個人資本受到全球經濟的影響,或是有能力的人可以投資全世界)。

貧者越貧是因為貧者工作消失,沒有收入,而且沒有資本可以累積財富。富者越富則是因為富者工作不會消失,而且財富主要是靠資本累積。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限遊戲思維與無限遊戲思維

我一直對「升维」、「高维度思考」有興趣。最近看了王珞的《升维:不确定时代的决策博弈》,裡面第十章〈用輸贏結束的遊戲,不是好遊戲〉中,引用美國哲學家James Carse在《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一書中所提到的概念,來說明如何「升维」。

Carse在其書中將生命裡會做的事,分成「有限遊戲」(Finite Games)與「無限遊戲」(Infinite Games)。

「有限遊戲」強調在規則下,想辦法求取勝利(A finite game is played for the purpose of winning)。例如︰指導孩子贏得比賽是「有限遊戲」。「無限遊戲」則在享受玩下去的樂趣(An infinite game for the purpose of continuing the play)。例如︰愛孩子是「無限遊戲」。

「有限遊戲」有輸有贏,當輸贏出現,遊戲結束。「無限遊戲」不重輸贏,重心不在結束,而在參與。

我第一次看到這個概念,是在《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這本書。該書認為,我們永遠在玩「活出自己」的「無限遊戲」,透過「生命設計」,可以讓生命變成一個更加精彩的遊戲。

而王珞的書,則將這樣的概念應用到商業上。王珞先舉了一個大家可能聽過的故事,來說明無限遊戲與高維度決策的關係。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日培養出終身自學與財商的能力

一位學生畢業後想進大公司,問我除了顧好課業,還應該要學習什麼?

我對該學生說,基本上只要他是頂大MBA畢業,一般要進大公司都很容易。至於還需要學習什麼?撇開職場的人情世故、產業知識,我倒是建議要早日培養出終身自學與財商的能力。

我問學生:「你有想過哈佛大學會倒嗎?」學生說沒有。我與他分享以前看過的一則報導,哈佛大學曾經評估過,自己應該還能再活300年。也就是說,哈佛大學並不認為自己不會倒。

我接著問學生:「你有想過之後自己所待的大公司會倒嗎?」

對於在學以及剛進職場的學生來說,不會去想這件事情很正常。但對於一位年過30,在職場上打拼的勞工來說,不去想這個問題,風險其實很大。畢竟公司在倒之前,就可能會先透過精簡人事等方式,來降低成本。

我接著與該學生提到,曾經有位年過30MBA學生A君對我說,他現在拜拜時會祈求公司長命百歲,讓自己能夠順利退休。只因在大公司裡,專業分工程度很高,好幾年下來,A君發現自己在專業上並沒有什麼成長。好在公司的文化不會裁員,且薪水不錯。但他知道,以自己現在的能力條件,拿這樣的薪水,其實是一種被保障。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進入職場的黃金十年

進入職場的前十年,是所謂的黃金十年。這裡的「黃金」不是指「收入最高」,而是「最為關鍵」。剛進職場與準備進職場的夥伴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十年。

一位學生準備丟履歷,請我給予建議。我花了一點時間與她說明,並請她先不要急。

對於多數人來說,畢業後的十年,幾乎決定了一生的職涯。但許多人卻沒有用非常認真的心態,去看待這件事情。

根據我過去20幾年的觀察,發現多數同學在進入職場之前,並不會花許多時間好好思考「職涯」對自己的意義(難道上班就只是為了賺錢?);了解「職場」的生態與倫理(如何在職場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如何做好應對進退?如何展現符合職場認知的行為?)(不懂這些,很容易踩坑)。

當我們對職涯、職場有了基本的認知,接下來還要了解各種職涯象限的定位(雇員、自雇者、企業家、投資者),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定位。同時也要了解各種賽道的發展,選擇適合自己的賽道(產業賽道、國際賽道等)(因為換賽道的轉換成本很高)。

再當我們確認了自己的職涯象限定位(假設是僱員),以及對賽道進行了解之後(假設在國內、高科技製造業)。我們還要選擇該產業底下的細分產業(如上中下游等)、進而選擇公司。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找工作不如找收入

之前看過洪雪珍寫的一篇文章〈找工作不如找收入〉(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6033 )。這篇文章我覺得寫得很好,建議很到位,乍看之下會覺得適用於中年人(尤其失業過的)。但我覺得這篇文章,對於準備畢業的年輕人來說,也很有幫助,在此推薦給大家。

這篇文章的大意是說,大部分的人天生不愛工作,想提早退休。偏偏現代人普遍長壽,而台灣就業市場對中年人很不友善,如果不幸中年失業,很難找到能讓自己後輩子衣食無慮的工作。

所以,作者建議,「找工作不如找收入」而且「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透過斜槓,讓自己擁有多種收入來源,自然就不用擔心突然沒有工作。

在進行「職涯規劃」的研究時,我發現上述的建議是很務實的做法。畢竟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工作就是為了收入。所以重點應該放在收入,而非工作(除非你不在意收入)。

此外,這樣的觀點,不用等到中年失業後才開始落實,年輕時就可以開始執行。(而且年輕時可以先有多種主動收入,同時慢慢累積多種被動收入)

只是,在多數人的思維裡,找工作相對簡單(畢竟只要上網看一下有哪些適合自己、與自己條件相符的工作,然後,投履歷就對了)。但找主動收入好像很難,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利他之事的利他之人

與學生分享時提到,如何幸福快樂?如何財務自由?如何找到真命天子(女)?

這些主題,前兩者我在碩博班時,至少花了2年以上的時間,好好探究過(但不是只專注在做這件事)。在此,只講最重要的一點結論,答案就在「利他」,做利他且賺錢的事,同時,讓自己身邊充滿著利他之人。

先講幸福快樂。恆長的快樂,主要是發自於內心。當我們看到自己做的事情有意義,就會比較快樂。而做利他之事,有助於我們看到意義。

此外,根據道德發展六階段理論,這種因為利他而獲得的快樂,主要不是來自於他人的肯定,純粹就是自己認為利他是對的,做了之後,內心會感到愉悅,為善不欲人知。當然,如果因為利他,而獲得他人良好的回饋,自己也會開心。

至於要財務自由,則要選擇好職涯定位(這點我在分享財商時不斷提醒XD)。對於即將或是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無論現在或未來,如果沒有家庭支持,當雇員(員工、打工仔)已經越來越難賺到錢。成為自雇者、企業家、投資者,比較有機會財務自由。所以,做利他且能賺到錢的事,能讓我們幸福快樂、財務自由。

另外,根據哈佛一項超過75年的研究結論:「良好的人際關係,能讓我們更健康、更幸福」。讓自己身邊充滿著利他之人,彼此都為彼此著想,這能讓我們更幸福快樂。在該研究中發現,50歲時,對人際關係滿意度最高的一群人,在80歲時,也是最健康快樂的一群人。其中,人際關係的關鍵在質不在量,人生中有真正願意為我們付出、真正願意關心我們,願意陪我們一直到老的人,才是重點。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尋找意義彼得・杜拉克十原則

昨天看了一本書,《我在彼得・杜拉克身旁的一年》(A Year with Peter Drucker: 52 Weeks of Coaching for Leadership Effectiveness)。這本書,讓我複習了許多彼得・杜拉克的觀點。

我從五專時期開始看彼得・杜拉克寫的書,以及其他人寫他的書,距今30餘年。購買過的相關書籍至少有上百本(一半自己珍藏、一半送人),其中還包括他的影像集與DVD(感覺好像在追星XD)。

在這本書的最後一篇文章中,列出了一篇〈在人生下半場,尋找意義的杜拉克十項原則〉的文章。由於該篇文章主要是杜拉克好友鮑伯・班福德(Bob Buford)為關注「人生下半場」的讀者所進行的整理,目的是希望能協助這群人找到人生的意義。

不過,由於此十項原則未必全然試用於年輕人,所以我便以此架構為基礎,進行增修,希望能對各位夥伴們有所幫助,協助大家找到人生的意義。

以下是修改後的「尋找意義彼得・杜拉克十原則」:

1.活得有意義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不是「沒時間」,只是將時間花在不對的人與事上

由於教書的關係,身邊有不少企圖心很強的學生。這些學生許多都已畢業,少部分則還在學校就學。

經過二十幾年的觀察,我發現這些學生在「沒時間」這件事上有一種模式,那就是「沒時間」這件事一直存在,只是大學時的沒時間,是自己找了太多的事情來做;而進入職場後的沒時間,則通常是身不由己。

本週一位大學部學生傳訊給我,提到因為要兼顧學業、實習、專題、比賽等,有太多的事情要做,直說「沒時間」。我發現這些企圖心很強的學生,都習慣性地把自己的時間填滿。似乎念大學、念研究所就應該多采多姿,什麼都要嘗試。

一位在職場上擔任主管的學生,之前也跟我抱怨沒時間,整天開不完的會、盯不完的業績、處裡不完的人際問題……,讓他沒時間好好與家人相處。甚至在假日與家人相處時,還得要忙公事。

我對該大學生說:「你不是沒有時間,只是將時間花在不對的事情上。」學生問到:「難道多學習有錯嗎?」我回應,學習本身沒有錯,但學習要有目標、要有方法,如果什麼都想學,最後反而可能一事無成。

我對該主管說:「你不是沒時間,只是將時間花在不對的人與事上。」該主管心知肚明,甚至還因此義憤填膺。但他因為這份薪水,沒得選擇,最終只能繼續忍受並深陷泥淖之中。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生之意義-Ikigai

為了協助大家找到職涯的方向,我持續對職涯規劃這個主題進行研究。而最近便看了幾本關於Ikigai(發音類似「愛奇蓋」)的書。

Ikigai是日語中的一個名詞,類似英文的「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生命意義」(meaning of life)、或是「值得過的生活」(life worth living)等。Ikigai不僅涉及享受與幸福,並為生活價值提供了意義。

我在其中一本書《IKIGAI生之意義》中看到了一項研究,於是便找出該篇paper來讀。這篇paper2008年發表,針對43391名日本成年人進行為期7 年的研究[1]。該研究中證實,擁有Ikigai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

後來,我又從該研究中,看到其他引用此篇的paper,發現2022年,有學者針對71501名日本成年人進行類似的研究[2],證實高Ikigai與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風險相關,特別是對於失業的男性和女性。

事實上,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積極的心理因素(如:生活滿意度、幸福感、樂觀、生活的目標)與良好的健康有關(包括: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認知障礙和總死亡率)。這也說明,擁有Ikigai的日本沖繩人,為何能夠長壽的原因。

回到職涯規劃。我一直認為職涯規劃與學涯規劃、生涯規劃息息相關(如果將學涯規劃延伸到終身學習,那三者之間更密不可分)。而且職涯規劃又是三者中最重要的。如果我們所經營的職涯,能夠讓我們感受到「目的」(purpose)、「意義」(meaning)、或是「值得」(worth)、甚至是享受與幸福。那真的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提升他人對我們的信任-麥肯錫信任公式

最近看《馮唐成事心法》這本書,裡面有個「信任公式」很有趣,簡單與大家分享。這條公式,是馮唐在麥肯錫工作時發現的。麥肯錫的顧問(團隊),要如何取得業主的信任,可以從以下公式來獲得:

信任=(可信度*可靠度*可親度)/自私度。

1.可信度

意指你的專業能否解決他人的問題。這裡的專業,包括:你所擁有的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論、擁有的人脈、資源….等。別人無法解決問題,你可以,你的可信度就較高。

2.可靠度

意指答應的事情是否如期完成。可信度高不等於可靠度高。一位頂尖專家的可信度高,但答應的事情,時間到了卻交不出來,可靠度低(我認識不少這樣的專家,交不出來時只會對你嘿嘿嘿乾笑賠罪,一點都沒有知錯的感覺(苦笑),幾次之後,就不會想跟他合作了)。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對也不對

我很慶幸自己有好好學習研究方法,經由研究方法的訓練,讓我有能力將研究方法應用在職場與生活的實務上,協助我做好人生中許許多多的決策。

舉例來說,好的決策,來自於高品質的資訊。而如何獲得高品質的資訊?其中一種方法,就是找到對的人詢問,請對的人提供有用的資訊。

將這樣的概念應用到「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我認為這句話對也不對。因為如果這位有經驗的老人,其經驗無法協助我們做好決策,這樣的經驗,反而容易限制了我們。

以如何培養自己成為總經理為例。陳明璋教授曾經對我說過Peter,你認為誰最適合教總經理?」「答案是當過總經理的人。」當下我聽到這句話時,腦袋裡茅塞頓開。我突然間意識到,請益的對象要精確,如果問錯人,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這裡的「經驗」要能有效,一是必須自己親自經歷過;二是這些經驗,必須能適用在未來(畢竟現在環境變化快,過去成功的經驗,未必適用在未來)。

所以,請益的對象必須是曾經當過總經理的人。而為了確保這些經驗,能適用在未來,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多多請益,向幾十、幾百位總經理請益(無論是透過面談、看總經理的演講、訪談、寫的書籍、拍的視頻等)。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打造個人IP,必須維持高品質的「不斷更」

最近身邊有不少夥伴,想要從事打造個人IP(智慧財產權,如知識變現、作家等)與自媒體經營的業務(不包括已經執行的夥伴就有四位)。在與一位夥伴聊天的過程中,我提到要維持高品質的「不斷更」非常困難(固定更新不中斷,最厲害的是每天更新)。但成功的個人IP者都做到了(或者說,做到了才能成功)。

在此,我分享兩位個人IP者「不斷更」的故事。一位是羅振宇(羅胖)、一位是唐家三少。

羅輯思維、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在10年前做了一件事。每天早上發一段60秒的文稿,一共3652條,1000多萬字 https://www.ljsw.io/weixin/list/1)。直到20221221日,他完成了這項任務。

為了堅持每次剛好60秒,他必須反覆錄製,最多的一次,羅胖錄的50幾遍。而且因為每天都要能有產出,有時後寫不出來,這種焦慮非常痛苦。羅胖自己就曾提過,某次深夜3點,還不知道待會6點要說什麼,那種痛苦,真的記憶猶新。

《斗羅大陸》系列作者唐家三少,是大陸作家版稅收入最高的人(每年超過1億人民幣)。他曾經在2019224日寫到:「今天正好是我從事網文創作的整整第15年,碼了4000多萬字」。

過程中,他曾經創下96個月沒有斷更的紀錄。無論是生日發燒到40度、與妻子洞房花燭夜、或是老婆待產女兒出生那天,依舊堅持將文章更新完畢。唯一一次斷更,也是在他妻子離世時。他說:「明天,我為你斷更,讓我最珍貴的另一件事陪著我最珍貴的你一起走。」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快速了解一個行業

昨天上行銷研究課時,我與大家分享了一本書,馮唐的《成事心法》。

馮唐是一位牛人。27歲獲得醫學博士、前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曾任醫療集團CEO、現在是投資家與詩人。

在這本書的第49頁,馮唐以自己在麥肯錫工作的經驗,分享如何讓一位20幾歲的年輕顧問,能從一張白紙,在短時間之內成為某個行業的專家,甚至能給該行業的管理者建議。這是如何做到的?

1.弄懂100個關鍵字詞

馮唐能夠成為麥肯錫的合作人,是因為一個稱為TLLTravel Infrastructure and Logistics)的行業。顧名思義,這個行業與旅遊業的基礎設施及物流相關,涉及航空、港口、航運、物流等專業。馮唐舉例,先找出關於港口的100個關鍵詞,例如:岸橋、堆場、集裝箱、中轉貨等,弄明白這100個關鍵詞,會快速縮短與該產業專家之間的差距。

2.35位專家好好聊天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動且積極地終身學習

現在當老師太辛苦了,環境變化快,為了帶給同學們最新的內容,導致備課備不完。好處是自己也能藉此學到不少好東西(既辛苦又開心XD)。

去年此時,我行銷研究課的當週作業,是請同學們找出一篇與自己論文相關的key paper,然後將摘要、研究設計、結論貢獻整理出來。昨天我用ChatGPT根據作業條件跑了幾篇論文,結果內容甚至寫得比過去一些碩士班的學生還好XD

這個世界真的變化越來越快,但我們學習的結果,卻未必有跟上環境的改變。而學習的結果,牽涉到學習的心態、學習的能力、與學習的效率。

先講學習的心態。如果我們一輩子所面臨的環境都不太會改變(就像活在古代太平之日時),一輩子不學習,也沒有太大關係;如果我們一輩子所面臨的環境會改變,我們多少需要學習以因應外在環境的變化;如果我們未來一輩子所面對的環境,不但會改變,而且越變越快、越變越大。這時,在心態上,我們只能主動且積極地終身學習,同時不能懈怠。

再談學習的能力。這裡的能力包括:了解為何學?學什麼?跟誰學?何時學?哪裡學?以及如何學?而且能學會。但畢竟要學的東西太多了,幾輩子都學不完。如果我們能夠清楚知道自己的定位,以及了解與自己定位相關之未來環境的改變,我們將更能聚焦在學習能力的提升,以確保學到對自己有用的知識、技術與能力。

最後是學習的效率。畢竟要學的東西很多,如何有效率、有效果地學習,便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學習的效率,除了與個人學習的技能、方法、資源、經驗、先備知識……等相關,加入擁有良好學習氛圍的社群,並接受社群夥伴們的共好,也是能大大提升學習效率的關鍵。

文章標籤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