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

 

今天給自己一個主題作業

研究「稻盛和夫」同時進行公司的策略規劃

 

花了半天的時間看完他最近出的新書「高收益企業」

以及上網看了相關的專訪影片

同時瀏覽了京瓷集團的網站內容

並且搜尋了網路上相關的文章

得到以下一些結果

 

有關稻盛和夫與京瓷的簡介因為網路上有

(例如他白手起家創造了兩家世界500強的公司)

所以我將這些網路資訊篩選後留下三項連結給大家參考

內容包括︰

 

1.京瓷集團衛星圖(Kyocera Group satellite chart)

http://global.kyocera.com/company/summary/group_development.html

利用衛星圖的概念介紹了京瓷集團裡的189家公司

(此外該公司集團發展與財務報表也值得細讀)

 

2.稻盛和夫:經營之秘全在「美麗的心」

http://video.udn.com/video/Item/ItemPage.do?sno=344-233-2B4-23343d323-2F344-233-2F3d3-2B32-21-3D

天下專訪,3分17秒,內容為

(1)景氣不好該如何面對-忍耐;研發新產品,替未來作準備

(2)如何讓自己能力不斷提高-自我提升,(每天、每天)不斷琢磨身心

(3)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思考方式決定你的一生(要有熱情)

(4)繼承者應有什麼特質-有經營責任感、願犧牲自己的私生活守著公司、守著自己員工家族的人

 

3.稻盛和夫的地頭力

http://magazine.sina.com/commercialage/000/2009-02-02/015313668.shtml

簡介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與成功方程式:成功 = 能力 × 熱情 × 突破性心智;以及變形蟲組織(The Amoeba Management System)(此變形蟲組織與台式變形蟲組織以及Mintzberg所提的創新型組織(有人翻變形蟲組織)不同)

除了這些資訊外

我將過程中的一些心得簡單列出

 

在高收益企業這本書中

稻盛和夫提到他在創業之初

將公司存在的意義

由「稻盛和夫的技術公諸於世」

發展成「追求全體員工物質、精神雙方面幸福的同時,對人類和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

他強調

也因為有這種「大義」

所以能夠要求大家要努力為彼此付出

並且能夠將員工團結在一起

 

關於這項經營理念

我覺得值得我們公司學習

畢竟公司在對同仁的照顧上算是非常人性

但同仁對大我的自我要求則有待提升(這是人性,要體諒)

如果我們能夠將對同仁的照顧放入公司的經營理念中

並且獲得大家的認同

這樣我們將有機會讓更多的同仁

願意為大家的幸福盡一份心力

 

另外

從書中、網路訪談音影檔、網路文章等

我們可以發現

稻盛和夫非常強調領導者必須照顧員工

 

從他對接班人的要求中觀察

稻盛和夫在拔擢主管時

會挑選對公司有感情的人

必須是願意犧牲自己守著公司

守著自己員工的人

 

目前公司的主管及儲備主管

在這方面對自己的要求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不過我覺得這不是同仁的責任

而是公司的責任

因為公司有義務啟發主管擁有這類的認知

並且願意積極培養有這種觀念的同仁

(這點我們一直在做,只是做的不夠徹底,尤其是在啟發方面)

 

此外

天下雜誌總編輯莊素玉在書中指出

即使經歷去年金融海嘯

京瓷也沒有裁員過

(因整頓剛併購進來的公司不算,因為我在網路上查到他有裁員紀錄,所以分析了一下)

 

我們公司雖然無法承諾不裁員

但董事長要求主管對於應聘進來的同仁

在沒有犯錯的情況下

不可隨便資遣

甚至對於一些資深但可能不適任的同仁

採取寬鬆的態度

這樣的觀念在執行時曾受到一些年輕有企圖心的同仁批評

不過看到京瓷這樣的範例

倒值得我們認真思考這種作法背後的價值

畢竟我們眼中看的到的是有形無效率與無效果的損失

但看不到背後無形人性關懷所產生的價值

 

最後

文章中有提到稻盛和夫不喜歡用聰明人(一流大學畢業的學生)

也不喜歡用有資深背景的人

因為他認為

這些通常會讓人引以為驕傲的資歷

反而是專注做事的障礙

(目前京瓷集團約有67000人,但我無法查到學經歷分部狀況,所以無法得知是否屬實,不過以規模來看,這樣的公司高學歷或是名校畢業的員工應該不少。而且我也不認為聰明人中就沒有能夠專注做事的人才。)

 

我不是要在雞蛋裡挑骨頭

我只是認為聰明人與不聰明的人都有其可用之處

 

我要強調的是一家公司必須擁有明確的企業文化

並且透過文化

找出志同道合的人

 

也許京瓷的文化不太適合聰明人

不過我們公司則是希望能夠找到有愛心的人進來

而我也相信無論應徵者聰不聰明

我們都能從中找到有愛心的人

 

簡單研究了稻盛和夫之後

我開始對公司進行策略規劃(做了一半)

至於相關內容

有機會我會在教育訓練中跟大家分享

 

加油!

 

張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