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紀錄片-

 

之前買了一部DVD

杜海賓導演所拍的「傘」

 

剛好這兩天拿到陳沖所寫的新書「自傘自度」

才發現書名中的傘

就是針對這部片所寫(真巧)

 

今天晚上將這部片看完

才發現她跟傘並沒有太大的關係

這部片主要在紀錄當下中國的農業社會

並且說明出身農村的人

如何透過做工、經商、讀書、當兵來改變自己的生活

 

片中的最後一段

鏡頭拉到河南洛陽種麥的情境

農村中早已經沒有了年輕人

只剩老人的孤寂

 

傘的出現是一種偶然

所拍攝的場景與對象剛好跟傘有些相關

製傘、賣傘、打傘

分別出現在5段紀錄片中的4段

 

後來卻也成為一種隱喻

電影的DM上明確寫著

「這些農民已經像傘一樣被撐開,覆蓋在中國所有經濟最活耀的脈搏上」

 

另外這部紀錄片有個特色

就是沒有旁白

這樣的優點讓我們在觀看時

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思考

而且不會被文字所限制

(缺點就是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很無聊:))

(而且增加了曖昧含混:))

 

也因為有了更多的時間思考

在觀看本片時

我想到台灣幾十年前大家努力打拼的情境

也看到貧富差距擴大的背後

窮人無法翻身的窘境

 

消除貧窮需要時間(假設沒有戰亂)

透過做工、經商、讀書、當兵

這一代農村的年輕人有機會慢慢改變了生活

到了他(她)們的下一代(或是下下代)

生活的改善將會更加顯著

 

而改善生活的機會

有很大部份來自於政府的政策

尤其是直接或間接影響產官學界在教育上的投資

 

政府有義務要提供一把大傘

身處文化教育產業的我們

也有義務要提供一把小傘

(或是展現企圖心也提供一把大傘)

來度這群沒有傘的社會底層

 

我的人生目標很清楚

我希望透過教育來縮短貧富差距

只因為我深受其利

 

我也希望更多有意願接受教育的人

都能夠有機會接受教育

 

希望在幾代之後

社會能夠發展到身心靈均富的理想境界

而我們此時的努力

就有了價值與貢獻

 

加油!

 

張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