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小看每天一點點的改變

 

晚上上課講報紙時提到大前研一

我聯想到他在「思考的技術」這本書裡講過的一段話

 

--------------------------------------------------

比別人多花兩倍時間思考的人,就可以擁有別人十倍的收入。

比別人多花三倍時間思考的人,就比別人多賺百倍的利潤。

以此類推,比別人多花十倍思考時間的人,當然就有可能成為一家時價總額有一兆日元的企業創辦者。

這已經是現在的新世界法則了。

資料來源︰大前研一,思考的技術

--------------------------------------------------

 

當大家看到這個差距時

可能一時之間無法體會背後的意義

甚至會想

真的有差那麼多嗎?

我簡單用一個公式來說明

 

假設我們每天有1/1000好的改變

1年有365天

1.001的365次方等於1.44

10年有3650天

1.001的3650次方等於38.4

30年有10950天

1.001的10950次方等於56643

 

每天1/1000的差距沒有什麼

但30年下來

成效卻差了5萬多倍

(雖然這樣過度簡化了實務情境,但我們還是可以從結果感受到明顯的差距)

 

寫到這我突然想到之前看過的一本書

「窮忙族:新貧階級時代的來臨」

「窮忙族」這類型的人在工作上其實非常的勤奮

但他們卻非常貧窮

所以又稱為「勤貧族」

(台灣這種人越來越多,尤其是教育程度高的年輕人)

 

在這類人當中

許多人的工作態度很好

但方法錯誤

他們不太願意思考問題出在哪

並尋求解決方式(或是知道了但不願意改)

只會拼命工作

(這種錯誤可能源自於在求學階段並沒有好好學習與思考,縱使知道應該努力投資自己,但在行動上卻有千百種理由阻礙了自己)

 

對應到一些同學身上

我們會發現

許多同學拼命唸書

但(對考試內容)不求甚解

最後唸了一大堆東西

卻無法活用

背後很大的原因就是來自於思考不夠

 

其實

如果我們願意思考也願意改變

我們一定有辦法找出更有效率且更有效果的做事(或唸書)方式

當我們落實了這些方法

績效自然產生

 

同時

當績效產生時

我們將累積新的資源(例如︰思考能力越好、知識存量越多…等)

此時

新的資源將再次投入到做事(或唸書)上

然後又會得到更多的成效

 

這個過程初期的效益雖然並不顯著

但隨著量與質的提升

並且進入到正向循環

長期下來的力量將會非常的大

(大到我們難以想像)

 

此外

每天一點點的改變還可能來自於

每天20分鐘的閱讀

每天20分鐘的自省

每天20分鐘的堅持

每天20分鐘的忍耐

每天20分鐘的關懷

每天20分鍾的運動

...

無論何種改變

當我們每天持續做一點點

最後的結果將會天差地別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我們千萬不要小看每天一點點的改變

 

加油!

 

張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