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成為專才? 或是通才?

早會時
同仁分享專才與通才的概念
在回饋時
我提出自己的看法

我一直認為專才與通才不是「一維」的
例如在一條線上,左邊是專才,右邊是通才
所以我在白板上畫了以下的圖形

專才通才.png

專才與通才

我認為
專才與通才是「二維」的
X軸是通(才能的廣度)
Y軸是專(才能的深度)
擁有多種才能的是「通才」

擁有才能深度的是「專才」
同時擁有多種深度才能的人是「全才」
(這種人幾乎不存在)

依此概念作延伸
可以回應許多議題

首先「專才」通常是透過
擁有高等學歷(碩博士)、專業證照(國家考試、世界級證照等)、
1萬小時的努力…等方式所獲得

而「通才」則是透過
展現好奇心、多樣化的學習
進而通曉多種知識、技術與能力
無論是成為「專才」或「通才」
背後都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與努力

其次
「通才」本來就不專精
(「通才」樣樣專精就變成「全才」了)
但在對多能工需求旺盛的今天

通才可能更容易找到工作
舉例來說
一位網路行銷人員
寫文案比不上作家
平面設計比不上平面設計師
網頁設計比不上程式設計師
攝影剪輯比不上專業攝影師與後製團隊

但一位同時擁有基本寫文案、平面設計、網頁設計、攝影、後製剪輯等能力的多能工

就受到許多企業的青睞
(尤其是對許許多多無法聘僱多種專才的中小型企業來說)

此外
同仁與同學偶而會問到
應該成為專才?還是通才?
答案當然因人而異
但這個問題的背後
答案不是只有「專才」、「通才」
還可以有「全才」、「半全才」(兼顧部份通才與專才)
、「T型人才」(有一項專才,同時擁有通才)
、「π型人才」(有兩項專才,同時擁有通才)…等
大家可以思考自己優勢與興趣
以及外在環境的趨勢變化
回來確認自己在職場與生活上的定位
就知道自己應該成為哪一種人才

最後
除了思考自己應該成為
「專才」、「通才」、「全才」、「半全才」、「
T型人才」、「π型人才」外

最重要的是
不要成為既不專、也不廣的「庸才」

加油!

Peter

arrow
arrow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