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傳注疏

一位中文系畢業的新手主管
在週報中分享自己
關於「部屬成熟度」的管理體悟

她提到
當主管指派同一件任務
給不同成熟度的部屬時
必須給予不同詳細程度的指令

對於成熟度高的部屬
(通常是高經驗、高意願、高能力)
只要對其提出目標與做法
部屬就能很快地抓到重心
順利執行

而對於成熟度低的部屬
(通常是低經驗、低意願、低能力)
不但要提出目標與做法
還要對部屬解釋目標背後的意涵
激起該部屬執行任務的動機
以及執行任務的具體做法
(有時甚至要細到「扶著他的手寫字」)

這個過程
讓該主管想起
經典著作中的「經、傳、注、疏」

經典著作(例如詩書禮易春秋等)的內容
通常文字精鍊
其內涵博大精深
需要後代學者加以擴充與解釋
讓不懂的人可以藉由這些補充
讀懂傳世千年的經典

在此過程
就出現了解釋「經」的「傳」
以及解釋「傳」的「注」
還有解釋「注」的「疏」

該主管並提到
在這個「解釋你的解釋」的過程中
有一個「經不破傳」的原則
亦即傳的闡述
應該承襲經的思想
兩者的意義應保持一致

就這樣
在以經為最高的思想依歸下
傳的詳細程度比經高
注的詳細程度比傳更高
疏的詳細程度又比注更高

此外
該主管還提到
從員工變成主管
開始需要傳達上級主管的指令
並且佈達下去

而這個過程
又是另一種對指令
解釋再解釋的過程
(一樣呼應經典著作中的「經、傳、注、疏」)
(畢竟在布達同一項指令時,會因為布達的人、布達的對象的不同,在解釋上有所差異,但又不能失去原意)

該主管反思
有時候不確定自己的解釋方向是否正確
解釋技巧是否
OK
因此需要重新回頭與主管確認內容

以避免不小心「破了傳」

第一次看到有人將「經、傳、注、疏」
與部屬成熟度做連結
我也學到一課

感謝該主管

加油!

Peter

arrow
arrow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