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偏見

Q:My Coach您好,我最近發現自己對某一位下屬有點感冒,看他做一些事情心理總是不滿意。我曾經想過這是否是我自己的偏見,我也試著調適,但後來發現實在改不過來,想請教My Coach,我該怎麼辦?

A:同仁很不錯,因為你已經透過自省,來確認自己是否有偏見。而根據你的問題來看,你很誠實地說明自己確實有偏見(因為實在改不過來)。

既然有偏見,這就代表了對該同仁的不公平,當我們用不公平的方式對待他人時,許多人其實看在眼裡。長期來說,對你的領導力會產生傷害。所以,你一定要試著去做改變。

在此提供幾個方向給你參考:

首先,你應該先分析造成偏見的原因為何,是因為性別、學歷、種族、年齡、或是長相...等。在確認了偏見來源之後,要不斷地提醒自己,自己是個有偏見的人(承認自己有缺失總比不承認好)。同時,在做相關決策時,只要牽涉到該同仁,就要提醒自己不要因為自己的偏見而影響決策。

而對於直接影響該同仁的決策,例如:績效考核或升遷,要盡量用客觀的量化指標來衡量,減少主觀的成分在裡面。對於主觀的指標,也不妨加入多一些人的觀點(例如︰其他主管,或是其他同事,或是他的下屬(如果有的話),也就是270度或是360度評量),來進行平均。

至於一些非屬偏見但牽涉到認知問題的事項,例如:某些同仁習慣公歸公,私歸私,只要是牽涉到下班時間的特殊加班、聚餐、或是出遊,總是不願意配合。這時,主管很容易會認為這種同仁不合群,因此而不喜歡他。這時,主管可以主動溝通,了解背後的事實(例如:不願意配合加班或出遊的可能原因,在於他家裡有3個小孩要養,或是父親臥病在床,亦或是僅僅只是個性使然。)在了解事實之後,主管即可跟同仁說明自己對於這些事項的認知與期望。

最後,人難免會有七情六慾,會有偏見,一點也不奇怪。重要的是,情緒來了,盡量不要急著做決定(尤其是重大決策),這樣就可以避免一些遺憾產生。

加油!

張承

p.s.
1.我沒有希望主管要改變偏見的原因,在於真的很難。尤其是偏見的形成可能來自於從小成長的環境。所以才會將重點放在如何避免因為偏見而產生的決策盲點。
2.以下是我之前po在家族網站的文章「亡鈇意鄰」,跟本篇有一些關係,提供給大家參考。

<列子, 說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斧也; 顏色, 竊斧也; 言語, 竊斧也; 動作態度, 無為而不竊斧也. 俄而掘其谷而得其斧, 他日複見其鄰人之子, 動作態度, 無似竊斧者.

一位研究所畢業的同學來信,說到他覺得老闆總是挑他毛病。無論他的績效多好,還是會有地方被挑剔。而且因為老闆態度的關係,同事也跟著產生了異樣的眼神與態度,要不是工作難找,真想辭職算了。

剛好前一陣子跟兩位畢業一段時間的學長姊吃飯,聊天的過程中,該學姊提到「亡鈇意鄰」的故事。大意是有人斧頭不見了,懷疑是鄰居之子所為,而且無論怎麼看都覺得他像是小偷。後來斧頭在地窖中被找到,結果再看鄰居之子,怎麼看都不像是小偷。

無論自己是老闆、同事、或是員工(或是其他角色),我們都有可能發生類似的情形(以前我自己就常常這樣)。

為了避免這類事情的發生,一個很好的方法就是多溝通(不過很多人不願意跨出第一步,結果讓事情更加嚴重。)例如,我們可以找主管好好聊聊自己的狀況,並且用客觀理性的角度來討論所挑的「毛病」,試著站在主管的角度,看看是否真的在挑毛病(如果主管要求A4左上角釘書針的兩端,必須跟兩邊界等距約1公分,這樣是否在挑毛病,以前我的老闆就這樣要求。)

如果上司真的無理,同學應該好好思考自己的去留,不過如果是我們自己以為上司總是故意刁難,我們也應該修正自己的看法,以避免自己掉到自哀自怨的情境。

此外,我們還可以試著用更多面向的角度,來看待同一件事情(換職位是真的會換腦袋的;當自己當了主管,才知道當主管的難處;當自己當了父母,才知道當父母的難處。)許多事情常常沒有對跟錯,只是因為所站的角度不同,所以看法當然不同。
如果我們能夠多體會他人的立場,許多的誤會或是衝突就會降低(自己也不會陷入個人思維的泥沼。)

另外,未來同學有機會當主管時,也要注意亡鈇意鄰的問題,例如:我們是否會討厭某個員工。討厭的原因是來自於自我偏見,單一事件所產生的尖角效應,還是架構在諸多的事實上(許多時候這類單一事件常常與績效無關,例如:部門內一位下屬平常都不常遲到,但是不小心在一次重要場合中遲到,結果其他部門的人,以及高階主管從此對該員工產生不好的印象。)

總之,要避免亡鈇意鄰不容易,要做到真正的客觀很難,我也一直在學習。

加油!!

張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