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成績,還不如拚勤勉審慎性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我身邊有許多高學歷的家長,有趣的是,孩子們的成績並不理想(我自己就是XD)。在與這些家長們聊天時,很能感受到他(她)們的焦慮。尤其父母本身博士碩士畢業、甚至在大學當教授,但當看到自己孩子的成績,只有一個「愁」字可以形容。
最近一位夥伴就面臨類似的問題。我循例對他說,與其拚成績,還不如拚一些更有用的東西。
我除了鼓勵他現在就讓孩子充分學習與AI進行協作,更重要的,是要在上大學前,培養出孩子的勤勉審慎性(Conscientiousness)(亦即擁有勤奮(diligence)、毅力(perseverance)和自律(self-discipline)的特質)。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詹姆斯‧赫克曼(James Heckman)的研究顯示,擁有勤勉審慎性(Conscientiousness)人格特質的人,能大幅提升成功的機率。而一般人所認為重要的高智商,僅能將成功的機率提高1%或2%。
這也解釋了為何有那麼多的聰明人,但最後卻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