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離職原因以及如何有效降低離職率
最近與一位主管聊到同仁離職的議題
我給他回饋
提到員工離職的原因
大體上分成「個人」、「群體」與「組織」
「個人」部份
除了一些特殊的原因
(例如:遠嫁他方、生重病、照顧家庭...等)
最主要的莫過於「疲乏」
(說不出哪裡累,但就是很想休息一下,或是想要進修充電一下)
「群體」部份
最大的原因
來自於「直屬主管」的領導與溝通
以及其所塑造出來的「部門氣候」(上班的氛圍)
「組織」部份
則來至於「加薪不足」、「升遷受限」與「發展受限」
(「發展」還包含「個人在組織裡的發展」,以及「組織未來的發展」)
還有就是「工作設計」
(例如:工作無趣、事務繁重...等)
以及「企業文化」
其中,直屬主管可控的部份,又占了一半以上。
(所以同仁會離職,直屬主管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另外
一般來說
員工離職的原因
配合同仁的到職時間
大概會有以下幾點:
(排除個人特殊原因)
1.進公司沒幾天就離職
通常與招募時的「認知」有關
新進員工發現
許多事情面試官都沒說
導致產生「實際與期望之間的落差」
進而心生不滿(甚至認為公司不誠信)
2.進公司1~3個月左右離職
通常是因為「個人與工作無法適配」(「個人與工作適配」(person-job fit or P-J fit))
無論是個人能力不符(「能力不足」或「大才小用」)、興趣不符...等
3.進公司3個月後到1、2年間左右離職
通常是因為與「直屬主管」不合
(「個人與主管適配」(person/subordinate-supervisor fit or P-P fit))
無法接受「直屬主管」的領導
無法融入部門
(「個人與工作群體適配」(person-group fit or P-G))
以及無法與「企業文化」融合或無法與「公司制度」配合
(「個人與組織適配」(person-organization fit or P-O fit))
4.進公司3~5年後左右離職
通常是與「加薪期望」不符以及「晉升機會」不足有關
5.進公司待超過5年甚至10年以上離職
通常是因為「疲乏」
此外
如果同仁有進行輪調
則可能會對以上的時間造成影響
例如:資深同仁輪調後離職的原因
可能來自於無法適任新主管的領導風格
最後
我對該主管說
影響員工離職的主要關鍵
還是在於「主管」
無論是主管在面試時
透過「實際工作預覽」(realistic job preview, RJP)
對面試者提供公司與工作中正面及負面的資訊
進而降低面試者實際工作後期望上的落差
或是協助同仁提升
「個人與工作適配」、「個人與主管適配」、「個人與工作群體適配」、「個人與組織適配」的程度
讓同仁對公司產生更大的貢獻
進而獲得符合其預期的薪資待遇
以及保持升遷管道的順暢
甚至是協助同仁看到工作背後的價值
持續保持熱情
這些都是主管該做的事
而這也是能有效降低同仁離職的做法
加油!
張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