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戶與鏡子的心態
一位儲備幹部面臨低潮
我發現後隨即找他聊聊
我請他先分析目前自己所遭遇到的問題
以及發生的原因
並且提出可能的做法
接著他花了10分鐘
解釋自己所遭遇到的問題與原因
(主要是感受到「不公平」)
(當然,這是他感受到的,事實真相如何未知)
我隨即給他回饋
並提到自己的認知
從小我就認為這個世界不公平
小時候遇到不公平的情境時
也會抱怨、羨慕、甚至是忌妒
但隨著年紀漸長
發現抱怨完全沒有任何意義
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所以
便慢慢地開始反求諸己
掌握自己所能掌握的部分
也因此
在遇到不公平的情境時
我第一時間總是會先想
自己還有哪些做不好的地方
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精進
這樣的心態
也成為我觀察、栽培、投資學生的一項考量重點
也就是當這些學生
在面對不公平、困難、與挑戰時
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抱怨外界還是檢討自己
我對該儲備主管說
假設他在剛剛10分鐘裡
所講的內容都是事實
而解釋所遭遇到的問題與原因時
都是先檢討自己(甚至是只檢討自己)
未來如果他想要創業
我會很想投資他
相反的
我請該儲備主管思考
如果他是投資者
看到過去10分鐘自己的反應
他是否會想要投資自己
該儲備主管沒有說話
《從A到A+:企業從優秀到卓越的奧祕》這本書裡
作者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提到一個
擁有成熟心態的人
應該有的樣子
這個樣子
他用窗戶與鏡子(Window and Mirror)來比喻
「窗戶心態」是指
當事情順利
達成目標的時候
擁有成熟心態的人
會望向窗外
將成果歸功於其他人
如果找不到可以歸功的對象
就會說是因為運氣好
「鏡子心態」則是指
當任務失敗
發生損失的時候
擁有成熟心態的人
會看著鏡中的自己
並且一肩將責任扛起
最後
遇到不公平時
你會選擇抱怨
還是反求諸己
加油!
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