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屁工作》
各位夥伴們大家好:
這兩天看了一本有趣的書,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教授大衛·格雷伯的《40%的工作沒意義,為什麼還搶著做?》,裡面提到一個故事。
德國軍方有家後勤分包商,而這家分包商又有另一家資訊分包商,並僱用了一位名叫阿寇的人。
阿寇提到,有位士兵A需要搬到隔壁再隔壁的辦公室。但是,士兵A不能只是簡單地把電腦搬過去,他必須先填寫一份表單。接著,這份表單會由部門審核,並轉發給後勤分包商。後勤分包商再將需求轉給它的資訊分包商,也就是阿寇的公司。
然後,阿寇會收到一封電子郵件,通知他:「在某時間到某軍營搬運電腦。」這些軍營通常離阿寇的家有100到500公里遠。阿寇會租一輛車開到軍營,填寫相關表格後,卸下電腦,將電腦裝箱封好,請後勤公司的人將箱子搬到隔壁房間。阿寇再到隔壁房間,打開箱子,組裝好電腦,並打電話給公司,報告所花的時間,然後將所有文件寄回給公司,最後獲得報酬。
整個過程並不是士兵自己將電腦搬到隔壁再隔壁的房間,而是需要兩個人開車來回共計六到十小時,填寫約十五頁的文件。這樣的流程浪費了納稅人寶貴的四百歐元。
該書中提到,阿寇的職務堪稱「狗屁工作」的典範,原因很簡單:取消他的職位後,沒有人會發現世界有何改變。重點是,阿寇比誰都清楚這份工作很荒謬。
所謂的狗屁工作,是指那些完全無所謂、沒必要、甚至有所危害,連受僱者都無法講出這份職務憑什麼存在的工作。
事實上,許多人正從事著「狗屁工作」,只是比例高低,而且心知肚明(寫到這裡,我就反思自己曾經做過哪些狗屁工作,發現還真不少XD)。
該書引用民調機構YouGov曾在英國進行的一項調查,問到:「你的工作是否對世界做出了有意義的貢獻?」結果顯示有37%的受訪者回答「否」(回答「是」的有50%,有13%的受訪者不確定)。隨後,在荷蘭進行的另一項民調中,有40%的荷蘭工作者認為,他們的工作並沒有存在的必要。
此外,該書中還提到社會上似乎有一條規律:薪資與社會貢獻成反比,亦即如果一個人做的事情越造福他人,似乎越難從中獲得高額的酬勞。
該書中舉例,請想想如果沒有護士、清潔隊員、碼頭工人,這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同時,如果這世界少了一些王牌律師、政治遊說員、公關大師、行銷高手,社會還有可能會因此而變得更好。畢竟這樣可以減少濫興訴訟與過度消費的情況產生。只是,許多人在意的是高薪,而非工作是否狗屁。
最後,預祝大家都不是在做「狗屁工作」,或是少做點「狗屁工作」。
一起加油!一起共好!
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