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甄試大一就要開始準備
最近在輔導學生準備甄試的過程中
一些同學會問到
為何不在大一時對他們舉辦甄試講座
「害」他們現在都來不及準備
(當然,同學是半開玩笑地講)
(來不及準備不是書面資料寫不出來,而是因為成績不夠好、當初沒有轉到更好的學校、語言能力不夠好、未參與學術工作、未擔任社團幹部、沒有志工經驗,甚至是平時沒有跟老師建立起良好關係,老師不願意親筆幫同學寫推薦信...等)
我微笑地跟同學回應
說明我們之前真的有舉辦過類似的講座
只是在大一時
大家並不會想參加
在回應的過程中
我告訴同學一個故事
我老婆大一時都在玩(而且沒有玩的很好)
成績也不好(平均76分)
她想說
等到大二時再來好好用功唸書
我在她大二時跟她說
如果她懂得「規劃」與「執行」
相信在大學時
一定可以過的相當精采
後來
她從大二開始
每學期成績均維持在80分以上
並且利用3年不到的時間
在學術榮譽上:獲得兩次論文獎(獎金各10,000元)
在專案執行上:參與撰寫兩份業界營運計畫書(負責最困難的財務部分)、hp內部調查報告、政府計畫、與畢業專題
在校外社團上:擔任十大傑出青年基金會學生大會會長
在校內社團上:創設兩個社團,還上電視比賽獲獎
在出國經驗上:兩次至大陸北京、山東與北大、清大、人民大學、濟南大學學生進行交流(擔任團長與副團長)、至美國矽谷、日本大阪、九州、參訪企業;至加拿大多倫多觀摩學術Academy of Managememt 60th Annual meeting會議,並至荷蘭、義大利、瑞士、與法國旅遊
在工作經驗上:經歷各類工讀、擔任兩位教授的教學與研究助理、大四時就到hp擔任全職員工
不過
縱使她大學的資歷非常豐富
但總名次不好卻是事實
(大約在第10名左右)
最後在甄試的過程中
一些學校在第一階段就將她刷掉
老婆跟我說
如果她早知道玩樂與唸書可以兼得
大一就不會只顧著玩
(千金難買早知道)
此外
甄試除了比書面資料審查之外
還包括口試
偏偏口試這件事
會受到過去經歷、個人學養與氣質...等因素所影響
而這些
都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累積
套句張翔老師說的話
現在的甄試比的不只是現在的學校與成績
還包括同學過去這10幾年來的經驗與素養
舉兩個口試的例子來說
1.請舉出一件自己這一輩子做過最有創意的事情?
2.請舉出一位,在中國歷史上,真正靠自己白手起家,開創帝業的君主?並請評論這位「創業家」的領導風格為何?」
(第二題請參考-「歷史上白手起家的君主有哪幾位?口試模擬練習」的文章
這兩個題目都不容易準備與回答
同學可能真的沒有做過有創意的事(或是做的事情不夠有創意)
或是同學對歷史並不熟悉
這些題目
考的是「同學過去這10幾年來的經驗與素養」
這篇文章
不是要告訴大家
甄試不應該從大一才開始準備
而是應該要從小學就開始準備(XD,這樣也太累了吧!)
而是要提醒同學(尤其是大一的同學)
無論未來是否要甄試
至少大學這四年要過的精采
而且不要後悔
加油!
張承
p.s.在職場上,又何嘗不是這樣,早知道當初要更拼一點,早知道當初就該多學一點…,千金難買早知道
公佈欄
- Oct 19 Tue 2010 21:57
為何甄試大一就要開始準備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