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po文預測人格特質
今天晚上回學校聽了一場paper分享會
由博士後、博碩士班的學弟妹
分別報告頂級期刊上最新的研究趨勢
就在會議快結束時
指導教授請我分享Data Science for Business領域裡
有何新鮮事
我隨即上台分享了自己的發現
在管理領域
要判斷一個人的人格特質
通常是透過「問卷(量表)」來衡量
在資料科學(Data Science)領域
則可透過聲音辨識、文字辨識、甚至是影像辨識來判斷
(聲音辨識的方法請參考之前《聰明的call center》那一篇文章;
影像辨識的方法則還在請學生進行文獻探討)
以下簡單介紹如何透過po文來預測人格特質
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裡
有所謂的「五大人格特質」(Big Five)
「五大人格特質」包括:
「外向性」(Extraversion)
「情緒穩定性」(Emotional Stability)
「勤勉審慎性」(Conscientiousness)
「親和性」(Agreeableness)以及
「對新奇事務的接受度」(Openness to Experience)
過去
透過人格特質量表的分析
能預測個人的績效與行為
甚至
還能判斷個人與工作、主管、團隊、組織之間的適配程度
這對人力資源主管來說
是個相當實用的工具
只是
透過量表來收集人格特質資料有其困難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真實填答
此時
如果有其他更便利的方式
能收集到相關資料
相信對於在人格特質上的應用
會產生很大的效果
2014年
美國一家名為Five的公司
就發展出一種技術
能夠透過分析消費者在FB上的po文
進而判斷出他的人格特質
到底,這家公司是如何做到的?
想要深入研究的同學
可以參考以下這篇paper
《Personality, Gender, and Age in the Language of Social Media: The Open-Vocabulary Approach》
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73791
從上面連結中的文字雲圖形可發現
外向性的人與內向性的人
在po文時
常使用到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外向性的人的po文
常出現party、cant wait、love you…等字詞
而內向性的人的po文
則常出現anime(動漫)、internet、computer…等詞語
將此概念延升到行銷
透過了解消費者的五大人格特質
是否能夠預測銷售額與再購行為?
或是其正負口碑行為?
是否能判斷顧客與客服、產品、以及企業間的適配程度?
都是值得研究的議題
而企業也將有機會透過這些研究
更了解消費者的行為
加油!
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