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找工作不如找收入

之前看過洪雪珍寫的一篇文章〈找工作不如找收入〉( https://www.gvm.com.tw/article/76033 )。這篇文章我覺得寫得很好,建議很到位,乍看之下會覺得適用於中年人(尤其失業過的)。但我覺得這篇文章,對於準備畢業的年輕人來說,也很有幫助,在此推薦給大家。

這篇文章的大意是說,大部分的人天生不愛工作,想提早退休。偏偏現代人普遍長壽,而台灣就業市場對中年人很不友善,如果不幸中年失業,很難找到能讓自己後輩子衣食無慮的工作。

所以,作者建議,「找工作不如找收入」而且「不要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透過斜槓,讓自己擁有多種收入來源,自然就不用擔心突然沒有工作。

在進行「職涯規劃」的研究時,我發現上述的建議是很務實的做法。畢竟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工作就是為了收入。所以重點應該放在收入,而非工作(除非你不在意收入)。

此外,這樣的觀點,不用等到中年失業後才開始落實,年輕時就可以開始執行。(而且年輕時可以先有多種主動收入,同時慢慢累積多種被動收入)

只是,在多數人的思維裡,找工作相對簡單(畢竟只要上網看一下有哪些適合自己、與自己條件相符的工作,然後,投履歷就對了)。但找主動收入好像很難,完全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事實上,找主動收入並沒有那麼複雜。只要思考產品與服務是什麼?顧客是誰?然後將產品服務賣給顧客即可。

至於我們能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是什麼?建議先從「紅海市場」裡去尋找,也就是我們身邊每天都在成交的(食衣住行育樂等)產品與服務。這些商品背後已有非常成熟的商模,而且顧客的「剛需」明確,很容易成交。其中,我特別推薦知識變現,原因很單純,因為固定成本很低(風險很低)。

此外,許多人會擔心,不在意工作,只在意收入,收入可能會越來越少。但大家卻忽略了工作一樣可能會沒有(否則就不會有裁員、中年失業等問題)。

有些人又擔心,這些收入感覺好像是在打零工,沒有累積性與成長性,工作還是比較有保障。

但這一樣是一種迷思。收入分主動與被動,無論是主動收入或被動收入,來源非常多,而且許多收入來源都有累積性與成長性。相反的,工作卻未必有累積性與成長性(尤其是非常專業分工的工作),甚至工作還可能會消失。

以上的論述,又與多數人的認知有所不同。但我自己從碩士一畢業,就是多種收入來源者(也是一個大斜槓XD),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是。而且,擁有多種收入來源,與職涯定位並沒有衝突(四種職涯定位雇員、自雇者、企業家、投資者,我都經歷過),大家進一步思考後,就會發現可以兼得。

找工作不如找收入,不只適用於中年人,也適用於年輕人。大家不妨好好思考一下。

一起加油!一起共好!

Peter

arrow
arrow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