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待外賓,為外賓進行導覽
週末帶著全家
到中和四號公園的台灣圖書館看書與借書
老婆問我要借什麼書?
我說與「台北城」相關的書
我與老婆分享一個故事
上週接待大陸來台參訪的外賓
並偕同一起拜會某些人士
在車上閒聊的過程中
我總會找些話題
讓彼此更加熟悉
經過10幾年接待的經驗
我發現一些接待的技巧
其中之一就是擔任「導覽」
舉例來說
當天車子行經中山南路東門圓環等待紅燈時
我對外賓說:
「這條路非常特別
因為她是一條三線路
這條路在130年前還是城牆
後來日據時代為了擴城
將城牆拆除
改成了道路
而待會我們會右轉的愛國西路也是一條三線路
然後再連到中華路、忠孝西路
再轉回現在這條中山南路
剛好一圈
這就是130多年前
台北城古城牆的範圍」
當車子停在台北教育大學的門口
我繼續對外賓說:
「前面這條三線路
還被一首叫做《月夜愁》的歌曲
納入到歌詞中
描述當代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
(當天的外賓中有一半是女士)
我繼續對老婆說:
「兩年前我買了一本書
《臺北歷史地圖散步》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26262
裡面有個「臺灣歷史地圖APP」
幫我找到許多聊天的內容
而且還能現場demo
這真的是太棒了」
舉例來說
有一次我帶著外賓走在重慶南路
行經第一銀行對面的彰化銀行時
我現場拿出APP給外賓們看
就在Google地圖裡
我們所站的位置上
呈現一張「台北知府衙門」的舊照片
100多年前的「台北知府衙門」
就在我們的眼前
我繼續對外賓說:
「它前面的兩隻石獅子
則被移到不遠處
228公園 『 急公好義坊 』 的牌坊前面
有機會可以去看」
講完以上的故事
我突然想到
並對老婆說:
「妳知道『4號公園 』 為何被稱為『4號公園 』 嗎?
那是因為永和原本要規劃成擁有7座公園的花園城市
4號公園就是『編號第4號的公園』
至於其他編號的公園
除了仁愛公園還在
其他的公園都已經變成政府機關、學校或公寓
(4號公園也因為屬於中和而被保留)
就連我們兒子讀的秀朗國小
以前也是被規劃成公園之一」
學習這些歷史
一方面讓我對自己身處的環境
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二方面也讓我有機會
能對外賓、老婆進行有趣味的導覽
有機會,瞭解一下我們周遭的歷史吧!
加油!
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