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個人工作者、大企業高管與專家、創業家

在為學生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課的時候
我問同學們「請想一下,你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一位學生回答「缺錢」
全班同學哈哈大笑

我接著問同學
有這類問題的請舉手?
大約四分之一的同學舉手
(還有許多同學應該是不好意思舉手)

看著大家期待的眼神
(如何解決缺錢的問題)
我當下調整課程設計
簡單與同學們分享對這個議題的看法

首先
我們先針對「缺錢」做定義

由於每個人的目標不同
條件不同
其他層面的狀況不同
所以我將「缺錢」的問題
限縮在「如何賺到年收入200-300萬」
(會選擇這個數字,是參考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 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研究,
該研究說明,當年收入超過
7.5萬美金後,更多的收入不會帶來更大的快樂)。

接著
我們就可以蒐集資料
看看那類人的年收入
會落在這個區間

以下簡單列出三類
個人工作者、大企業高管與專家、創業家

1.個人工作者

以個人品牌或是強調個人專業為主
包括專業網紅、專業講師、各種師字輩的專業人士
這些人有些選擇自己開業(一兩人的小公司)
有些人選擇與其他單位合作(例如,我認識一位中醫師,
做一休一,這裡的一,不是做一天休一天,而是做一年,休一年。
該中醫師與診所的關係,比較像合作關係,而非公司與員工的關係)

2.大企業高管與專家

顧名思義
在大公司裡擔任中高階主管或是專家(例如高級工程師等)

3.創業家

聽到創業家
許多同學會誤以為是要成立大公司
事實上有許多50
甚至是10人以下的公司
小而美
這些小而美公司的老闆
收入也有達到200-300萬左右的水準

以上做法
是以主動收入為主
還不包括被動收入

做完以上的分析
缺錢的同學們
就可以思考想要成為哪一種人
並且思考如何成為這一種人

最後,回到一開始我問同學們的問題
「請想一下,你目前面臨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這個問題
如果問特斯拉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Reeve Musk
他的回答會是什麼?
很有可能是「如何帶領人類上火星?」
大家從以上的答案,與自己的答案中
看到了什麼?

加油!

Peter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 的頭像
    Peter

    張承管理學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