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不是特例
與同仁聊天時
聊到一個概念
因為自己念管理學、經營企業的關係
所以相信自己不會是特例
這句話的意思
不是說自己這輩子不可能中樂透
而是認為中樂透的機率真的太低
所以不會預期自己會是那位幸運兒
因此
在決策上
回歸到理性
為何會聊到這個主題
是因為我聽過許多身邊的伙伴(大多都是學生)
常以世間上的某特定人物來激勵自己
這些常見的人物包括J·K·羅琳(J. K. Rowling)
或是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等
以這些人物為標竿無可厚非
但我也同時觀察到
當我們以這些人物作為激勵自己的方法時
大多數的時候
只是在喝口心靈雞湯而已
我無意打擊同學們的信心
因為我非常認同要對未來充滿著希望
但我不太認同將希望寄託在特例
我們應該更積極、更努力地
把當下應該做的事情做好來
所以
我通常會鼓勵同學
「你絕對有機會成為下一位J·K·羅琳,
但你現在是否更應該『拚了命』地
做好能夠達成目標的事情?」。
顯然多數人寧可喝雞湯
但不太願意「拚了命」
企業經營強調做好「風險管理」
不會將成敗寄託在「特例」
此外
大多數人的「人生管理」
其實也是如此
但我們通常還是會將目光放在「特例」
我們會購買樂透
因為三不五時就有人中了頭獎
一下子就獲得了好幾億
身邊也不乏有些夥伴
受到貴人相助
從此平步青雲
但我們卻忽略了
自己通常不會那個特例
所以連續買了好幾年的樂透
最後還是與頭獎無緣
貴人其實就在身邊
只是卻忽略了
自己是否真的是匹千里馬
我非常認同要對未來充滿著希望
|但我也認同不要將希望寄託在特例
我們應該更積極、更努力
甚至是拚了命地
將當下應該做的事情做好來
這時
縱使我們未必會成為那的特例
但也會過得還可以
最後
你知道自己
「當下應該做的事情」
是什麼嗎?
加油!
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