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某部門週會的時間
最後會利用10-15分鐘
分享一篇職場文章
本週同仁分享的是
何飛鵬先生的《工作不會傷身》
在討論的過程中
同仁們普遍認為
當工作與生活平衡了
自然就不會傷身
(當然這樣的討論,已經有點偏離該篇文章所要探討的主題)
在場的同仁幾乎都很年輕
而大部分的同仁們
都希望20幾歲就能工作與生活平衡
(大部分同仁們對平衡的定義很簡單,
就是能正常上下班,並且在下班後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在總結時給大家回饋
談到這個理想很好
但我發現大家可能陷入了一個誤區
就是沒有思考到
在未來
是否還能持續地保有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
我問大家
要過這樣的生活其實不難
只是薪水通常也不會太高
現在20幾歲還可以小確幸
但30歲、40歲、甚至是50歲之後呢?
我接著問大家
:「在職場上,我們能否一輩子都不用拚搏?」
好像不容易
(有趣的是,許多同仁沒想過這個問題)
我再問
:「假設須要拚搏,
那我們是20幾歲時拚比較好,
還是50幾歲時再來拚比較好?」
答案顯而易見
我接著舉一位同仁分享的故事
該同仁的未婚妻
台大醫學院畢業後
在台大醫院當醫師
有一天
她有感而發地對同仁說
她很慶幸自己
在對的時間(高中時期)
做了對的事(非常努力地考上了台大醫學院)
所以
雖然她現在還不到30(歲)
但已經可以預期
未來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
(她是那種對自己未來的明確性要很高的人)
她很感謝高中時的自己
最後
我給同仁們鼓勵
對大家來說
現在20幾歲就是對的時間
所以要做對的事情(為自己拚搏)
這樣
當大家30幾歲、40幾歲
甚至是年紀更大的時候
就會有很大的機會
感謝現在的自己
加油!
P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