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決策)
今天跟張翔老師聊到預測(決策)
我問他
就理性的角度
如果在無限集合的情況下該如何進行預測(決策)
他說因為一開始限制條件就不存在
所以無法進行
跟我想的一樣
過程中我針對這件事情思考了許久
假如是有限集合
我們可以有機率分配
以伯努力分配來說好了
我們的決策常常來自於期望值(效用乘上機率)
例如:
準備研究所有多大的機會會考上
進世界級企業有多大的機會能當上高階主管
娶瑪莉或嫁給彼得有多大的機會獲得幸福
…
事實上我們在做預測(決策)時常常簡化了問題本身
限制了預測(決策)邊界
當然也就限制了方案的發展與選擇
此外,這樣的簡化還有一項問題
就是許多事情的效用難以量化(雖然機率估算的出來)
例如︰我們很難用量化的方式來分析幸福
當情況變成接近無限集合時
因為我們無法收集到所有資訊
(還不包括無法量化的部份)
理性的預測與決策將無法進行
結果是無論多麼努力準備研究所
多麼努力擠進世界級企業
多麼努力追到瑪莉或贏得彼得親睞
最後有很大的可能還是考不上
當不了高階主管
或是無法幸福
此時就需要靠運氣與直覺
不過這裡就延伸出另一個問題
「運氣可以增加嗎?」
在有限集合裡
我們可以透過資源的加碼
來增加達成目標的機會
(減少運氣的成分)
就像買樂透包牌
買一張中獎叫運氣
包全套牌就不用運氣
(因為一定會中)
但在接近無限集合的世界裡
牌永遠包不完
而且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做這件事
由於範圍太大(接近無窮大)
花1倍的資源跟花1000萬倍的資源
所得到的結果幾乎差異不大
此時就必須思考是否要投入這麼多的資源在上面
(而運氣在此時似乎也無法增加,只能求助吸引力法則)
在此情境下我們會回來求助第六感或第七感
或是求助神明
我個人是非常相信直覺與神明的功效
(ps我是非常科學而且理性的人)
畢竟人類的知識有限
許多事情科學無法解釋
當我們無法證明沒有這些事情存在時
不能因為沒有發現就否定
分析完不同的情境
預測(決策)其實很簡單
先理性、再直覺、再求助神明
在有限的資源下
我們可以先盡可能地收集高品質的情報
做好有限度的理性決策
如果發現變數無法量化
再輔以直覺決策
如果還是無法決定
最後再求助神明
這樣的結果
雖然不保證一定會考上、一定會升遷到高階主管或是一定會幸福
但至少不好結果發生的機率已經變的很低
加油!
張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