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跨學域整合

今天回答一位同學有關跨學域整合的問題
在此順便跟大家進行分享

一開始我先跟同學提到幾個我在上課講過的解釋名詞
例如︰變形蟲組織、病毒行銷、類神經網路、利基策略…等
這些內容都跟自然生態相關
像是利基(niche)
它源自於生態學的觀點
指的是「物種的生存環境」
將這樣的概念應用在企業經營
指的是「企業的生存空間」
能夠發揮自己競爭優勢的地方

接著
在回信的過程中
我問同學幾個問題

(我請他每看一個題目就先思考幾分鐘,並將答案簡單列點寫在白紙上,之後再往下看,大家也可以試著練習)

1.你認為,面對新的產品類別,企業採取品牌延伸策略是否適當?

2.你在進行這個題目的文獻探討時,是否會找其他學域的論文來看?

3.如果是,學域那麼多,你該如何尋找?

4.假設找到之後,又該如何針對這個題目進行研究設計?

之後
我提到一個演化論與品牌之間相關的範例
此範例是我在「為什麼有些品牌比較強?」(The Origin of Brands)
這本書所看到的
作者是Al Ries與Laura Ries父女
其中Al Ries還是提出定位(Positioning)的兩個原創者之ㄧ
(另一位是Jack Trout)

Ries提到
在《物種起源》中
達爾文曾敘述
透過天擇
地球上的物種類別逐漸增加

其中
變異的過程以及多重關聯形式的產生
就像大樹從單一樹幹開始
接著有分枝
分枝又有其分枝
最後變成一大群的樹枝

從此過程中
可以類比到品牌的演化
我們可以發現
產品類別與品牌
會不斷的演化與分歧

也就是說
一個產品類別從單一產品開始
通常初期只有一個品牌
但經過一段時間
它就會演變成許多不同的類別
以及許多不同的品牌

Ries以電視機為例
我們以前只能選擇 CRT
現在可以選擇LCD、背投影 LCD、背投影 LCOS、DLP以及電漿電視
在不久的將來
我們很可能會看到 OLED的出現

Ries認為
每個新類別其實都代表了一個創造新品牌的機會
可惜大多數的公司
總是喜歡延伸某個現有品牌
到這個新類別身上
他認為這是行銷上最大的錯誤

透過這個範例的說明
我請同學回想我之前問他的第一個問題
同時請他看一下自己的答案
並思考看了這個範例後的想法
與之前想法上的落差

(思考完後,你發現了什麼嗎?答案就在以此同樣的方式,思考完第二題到第四題中。)

在未來
跨學域整合的例子我相信會越來越多
這對學術研究以及企業經營
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對於想培養自己概念化能力的未來學者或是企業家(也就是大家)
有機會多進行跨學域整合的學習吧!

加油!

張承

p.s.我上課時講過,以前談T型人,現在談Π型人,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會需要第三隻腳、第四隻腳。(不過,其實我不太希望這一天的到來,因為需要成為Π型人,主要源自於社會的壓力,而非自己的學習興趣。對於成年人來說,我會積極鼓勵大家學習,但不希望強迫大家學習。(未來要肩負責任的公司領導者除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eter 的頭像
    Peter

    張承管理學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