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earning by doing

 

幾個禮拜前

同仁在教育訓練中建議

可以讓儲備主管輪流擔任活動總召

讓大家learning by doing

 

昨天,A同仁就來信分享到他的經驗

 

---------------------------------------------

這一兩個禮拜接任八月一日講座的實習總召,突然從同事的身分變成專案負責人的身分,對於許多事情的想法及動機都改變了許多,也相當能夠體會當局者的迷思及肩負全責的壓力。許多的矛盾,許多的衝突,如何權衡,如何調適,都是一種考驗。

 

在部門間的溝通協調,究竟該扮演怎樣的角色,究竟該表明什麼樣的立場,專案執行及相關書面資料該如何準備,種種的不清楚與不明白,都沒有藉口和理由從負責人的口中說出來,與其說是有苦難言,不如說是一種自我考驗。

 

對於許多管理該有的觀念及態度,我認為懂得還不算太少,但卻發現那都只是理想化的結果,是需要有相當多「不符合現實」的假設條件為前提,才有可能做到。如同「誰說人是理性的」一書所提到的概念,經濟、統計學的理論最喜歡假設的條件就是「假設人是理性的」,事實上,大部分的人的確是不理性的。

 

如何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做適當的調配,需要的是懂得「適當的讓步」,堅持的動機及理由不能再是以個人為出發點,而是以部門單位為一個個體來思考。此時,全體的利益才是思考的重點,對於只屬於自己的堅持便需要捨棄,儘管不太容易

但為了最終結果,卻又「不得不為」。

 

此外,專案任務加上自己日常業務讓自己手忙腳亂,也容易造成同仁間的誤會。也許你認為眼前最重要的是A任務,但負責B任務的同仁會認為你顧此失彼,甚至是不尊重B任務,這樣的問題似乎還只是冰山的一角。如何做到「魚與熊掌兩者得兼」的境界,是相當困難但又必須做到的,時間分配的重要似乎才是王道。

 

這陣子儘管有些壓力及誤會,但清楚自己目前的意義及價值,也逐漸看清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如何調整心態也有了初步的方向。儘管可能造成誤會,儘管可能產生衝突,儘管可能有些難度,重點在於溝通協調,重點在於問心無愧,重點在於絕不能輕易說出「不可能」。 ~A同仁

---------------------------------------------

 

看到A同仁的心得

我有幾點想回饋

 

首先是「不在其位,不易體會」

許多時候我們無法看到主管做決策背後的「限制條件」

因此很容易認為某些事應該要怎麼做

有時甚至會拿其他公司如何如何

所以我們也可以如何如何來做比較

 

但當自己有機會當主管時

開始發現這些限制條件的存在

之前自己所認為應該要怎麼做的想法

很快就被另一種想法所取代

(所以換了位子才會換腦袋ㄚ)

 

同時

也由於這些限制條件的存在

在做決策時

主管常常會面臨「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情境

「讓步」、「妥協」、「交換」、「委屈求全」…常常上演

(此時還要顧及部屬的想法,極端一點,有些部屬甚至會認為讓步的主管是軟腳蝦)

 

在大部份的情境下

無論做人或做事

我們很難取得雙贏

(甚至許多時候會因為情緒的關係而導致雙輸)

 

此外

主管與部屬、部屬與部屬之間(甚至是部門與部門、公司與公司也是)

常常會因為資訊不對稱(許多資訊因牽涉到機密或是隱私而無法充分揭露)

溝通者的性格(情緒管理、格局大小、理性感性…每個人的個性差異很大)

接收資訊的時間順序與落差(葡萄藤傳播常比正式溝通快,但也較容易失真)

結果導致誤會常常發生

 

偏偏當誤會產生了

雙方心裡有了一個結

但卻又不去化解

之後不幸又產生了新的誤會

結果結怨越來越深

 

最後

我很高興看到A同仁能有當責的觀念

縱使面對挑戰與壓力

也能有「沒有藉口和理由」、「絕不能輕易說出『不可能』」的心態

 

主管的養成不容易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一種方式

師徒制是一種方式

learning by doing是一種方式

 

這次A同仁透過learning by doing

學習到一些當主管的心態

 

也希望大家能夠好好把握機會

早日讓自己變成一位優秀的主管

 

加油!

 

張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